第512章 脊梁-《新書第五倫》
第(2/3)頁
聽清楚魏軍兗州兵的喊話后,一位赤眉從事最先義憤填膺:“赤眉要是怕死,就不會起來反新了。”
眾人紛紛附和,倒是底層的赤眉戰士,在聽聞魏軍此言后,陷入了一陣緘默,而后也不知是誰起的頭,開始斷斷續續唱起一首歌謠。
那是他們耳熟能詳的故鄉之歌,慢慢地百人、千人、萬人都加入了嘈雜的合唱。
哪怕一度迷茫的樊崇,也跟著一起哼唱,將那只垂死掙扎的紅螞蟻捏在手中,然后緩緩站立,挺直了脊梁!
不就是一死么!他們終究沒有茍且偷生,就算敗了,也是死在了去往樂土的路上!
“蒿里誰家地?”
“聚斂魂魄無賢愚。”
……
“鬼伯一何相催促?”
“人命不得少踟躕。”
歌聲從包圍圈中傳到了外頭,聽得第五倫身邊諸將校面面相覷。
“是蒿里。”
他們當然清楚這是什么,此乃兩百多年前,第五倫老祖宗田橫死后,他的門客為哀悼他而作了挽歌《薤露》《蒿里》,其中以《蒿里》在老田家的故鄉齊地最為流行,常用在庶人葬禮上,是個人就會哼唱。
第五倫聽罷也心緒復雜:“聽說五百壯士聽聞齊壯武王薨后,唱著蒿里之歌,蹈海而死,寧死而不降于漢。”
“今日赤眉再唱此歌,亦是此意么?”
左丞相耿純對第五倫招撫赤眉一直持有不同看法,在河北時不敢反對,如今遂趁機道:“陛下,赤眉雖然大敗被困,卻人人皆有死志,絕不可能投降。這也難怪,這批被困之賊,多是樊崇嫡系,桀驁難服。”
“如今其作困獸之斗,更有其睢陽之賊在側,依臣之見,倒不如圍三闕一,令樊崇突圍,而我軍加以掩殺,殲其主力。如此一來,赤眉便對豫州再無威脅。余部則會避我鋒芒,退出兗州,往青州、徐州而去,青徐乃張步、劉秀所轄,二者皆依靠當地豪強起家,與赤眉不死不休,流寇正好可作為我軍前驅。”
過去第五倫確實是這么打算的,但在河北目睹黃河大水忽然泛濫,人在自然之力面前的渺小后,想法卻有了轉變,只道:“既然是補天之裂,卻要故意留一條縫么?”
耿純早就想好了說辭,道:“陛下欲效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然而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赤眉余部流向禍亂東、南,若水之歸下,這是沒辦法的事,陛下何必苛求?”
第五倫仍沒松口,他若想如此,也不必大費周章,在河濟布這么一個大局,打殲滅戰了:“所以予才要將女媧、大禹的事,一并做了。”
“陛下大志!”耿純只能用這么一句恭維,暫停了建議。
一旁的司隸校尉竇融亦進言道:“臣不提議放走赤眉。”
他繼續道:“但也不能將其盡數收降,因為樊崇赤眉軍,與城頭子路之赤眉不同。”
“城頭子路等,多是大河水患所迫災民,起兵多年,依然游弋于故鄉附近,并非流寇,朝廷加以安撫,讓其協助治水,足以讓多數人歸服。”
“樊崇赤眉軍則流毒天下已久,轉戰劫掠,其禍甚于濁河泛濫!赤眉號稱百萬,但諸州遭其破家者何止數百萬?其罪惡滔天,難以寬赦。”
第五倫看著竇融,又瞥了一眼耳觀鼻鼻觀心的耿純,二人的立場,其實是一致的,耿純作為親家、老友,先行試探,而竇融謹慎,則談得更加委婉。
可歸根結底,他們都不愿第五倫招降赤眉軍,這么多人,誰來養活?還不是河北及司隸,無形中增加了極大的負擔,兗州豫州不缺流民,屯田用容易滿足的老實人不香么?為何要赤眉軍?
而他們最怕的,就是第五倫一時糊涂,為了招撫赤眉,承認了他們在一些地方的分田土之策,那樣的話,勢必引發魏內部的豪強擔憂,最終離心離德。
第五倫當然不會如此,與還能談談條件的起義、投誠不同,投降者,沒有保留任何特權的機會,更勿論不動產了,數十萬赤眉,最多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竇融道:“更何況,臣剛剛聽聞消息,先前馬國尉于定陶囚赤眉降者萬余,董宣為騰出人手防睢陽赤眉賊渡濟,將其盡數處死,此事樊崇等輩或許還不知情,一旦傳到,赤眉驚懼之下,必定降而復叛!”
這確實是一件讓人頭疼的問題,戰爭中的道德觀,與和平時期是不同的,一件事很難明確對、錯,若董宣所為是對的,那上萬條俘虜的人命就這么卑賤么?而若他是錯的,難道就該讓睢陽赤眉從容渡濟,加入戰場?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馆陶县|
揭东县|
汝阳县|
和林格尔县|
抚顺县|
闸北区|
瑞昌市|
伊春市|
靖江市|
高淳县|
浦东新区|
鄂托克旗|
永靖县|
嵩明县|
周至县|
南宁市|
利辛县|
白山市|
侯马市|
南岸区|
梅河口市|
家居|
镇康县|
长泰县|
五家渠市|
星子县|
贵港市|
汉沽区|
山西省|
牟定县|
泰宁县|
阳新县|
前郭尔|
新乡县|
大田县|
新邵县|
镇远县|
紫阳县|
晋中市|
敖汉旗|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