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甥舅-《新書第五倫》
第(2/3)頁
……
卻說那劉秀的姐夫鄧晨,自受命西行以來,日夜兼程,先從隨縣等地潛入綠林山,又裝作輕俠進入楚黎王地盤,幾度輾轉(zhuǎn),好不容易才在一月底時抵達了鄧縣。
來襄陽、鄧縣之前,鄧晨一直對鄧禹的戰(zhàn)略有所疑慮,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鄧大司徒那般,將天下形勢山川印在腦子里。
然而親自來過一趟后,鄧晨對大司徒心服口服!
他看到,漢水自西北方的上游緩緩流淌而來,因為山川阻隔,在襄陽一帶忽然向南拐彎,水勢變得湍急,襄陽城隘守了漢水南下荊州的關(guān)鍵航道。
而鄧晨的老家南陽盆地所有河流,不管哪一條,最后竟都神奇的匯集在了襄陽匯入漢水,這年頭,水路運輸永遠是最便捷的載糧方式,只要魏國大軍想要南下,就必過襄陽。
就算想棄水走陸,也行不通,因為周圍武當(dāng)山、綠林山、桐柏山、荊山等一系列山勢,使得群山仿佛在襄陽合上了口子,只留下了非常狹小的南下通道。
鄧晨暗道:“隨縣夾于綠林、桐柏間,難行,魏軍萬人以上大軍南進,除了襄陽,幾乎沒有他路可走!”
也難怪早在春秋時,楚國就在這里設(shè)置了要塞“北津戍”,取意“楚之北津”之意,這就是襄陽的前身。而戰(zhàn)國時,楚國開始衰弱后,又在漢水北面修筑了鄧縣,以與襄陽互為唇齒。
秦將白起破楚的鄢郢之戰(zhàn),就是先攻破鄧縣,再下鄢郢的。
鄧晨激動了起來:“若吾侄鄧奉能死守鄧城,阻擋岑彭三個月……不,只需要兩月!馮異與王常等,便可率先攻取襄陽。”
一旦實現(xiàn)這個戰(zhàn)略意圖,南北之間的鎖鑰就落在了漢國手里,不止能擋住魏軍南下,未來反攻南陽老家也不在話下!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說服本地守將鄧奉。
鄧晨對自家侄兒,一直有復(fù)雜的情緒,他們確實是近親,家兄早逝后,鄧晨撫養(yǎng)鄧奉長大,教他文武之藝,情同父子。
但四年前的潼塬之戰(zhàn),鄧氏兵突擊不成,為魏將景丹所阻。鄧晨本欲收兵回劉伯升處共生死,但鄧奉卻將他擊暈,奪取了指揮權(quán)。回到南陽后,更是靠著更始皇帝劉玄支持,干脆地架空了鄧晨,成了真正的新野鄧氏家主。
鄧晨既感激侄兒挽救了鄧氏,又恨他讓自己違背承諾,當(dāng)赤眉入宛,南陽豪強秩序土崩瓦解時,這對叔侄立刻分道揚鑣:鄧晨去追隨劉秀,而鄧奉,選擇留下來,帶著南陽諸豪與赤眉針鋒相對!
今日鄧晨入了鄧縣,卻見滿城戒備森嚴(yán),盡是大戰(zhàn)將至的氣氛,放目望去,多是昔日的熟人、族丁、故舊,但他們看向自己眼神,就像是……
“在看一個逃兵!”
確實是逃兵,他在最緊要的關(guān)頭,拋棄了他們,鄧晨或許能用“大義與小義不能兩全”來解釋,但這些灼人的目光還是讓他渾身不舒服。
最后,鄧晨只能用這樣的話語來自我開解:“我此行非但是為了大漢,也是為了救眾人于刀兵之下。”
形勢很明朗,楚黎王遭到三大勢力夾擊,覆亡只是時間問題,鄧奉麾下這支數(shù)千人的兵卒,除了歸附同是南陽人建立的“漢”,還有其他更好選擇么?
“叔父。”
低沉的聲音,打斷了鄧晨在會客廳堂中的思索,他看向門口,卻見嫡親侄兒披甲而來。他還是老樣子,面容堅毅,只是常年征戰(zhàn)在臉上留下了一些疤痕,最嚴(yán)重的是左臉頰上的一道長刀疤,如同蚯蚓般爬在面上,不復(fù)昔日冠玉之容。
見了鄧晨,鄧奉也不見禮,只微微點頭道:“按宗族關(guān)系,侄應(yīng)對叔父行大禮,但今日你我分屬兩國,各為其主,恕鄧奉失禮了。”
鄧晨感慨:“奉先還在怨我當(dāng)初棄南陽,帶著半數(shù)族人離你而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科技|
汕头市|
当涂县|
诏安县|
合肥市|
高淳县|
皮山县|
大理市|
长沙市|
固镇县|
洛浦县|
宜城市|
白沙|
玉树县|
宾阳县|
嵊州市|
宝坻区|
卫辉市|
延安市|
深州市|
唐河县|
耿马|
祁阳县|
安泽县|
资阳市|
民乐县|
东莞市|
罗平县|
抚顺县|
太湖县|
海丰县|
兰州市|
张北县|
招远市|
高陵县|
萨迦县|
吉木萨尔县|
射洪县|
德保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