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81章 騎步-《新書第五倫》


    第(1/3)頁

    魏、齊兩軍交鋒,最好的觀戰地點,無疑是居高臨下的臨淄雍門城頭。

    齊王張步有三個胞弟,其中二弟名曰張藍,曾替他入魏營質問小耿伐齊緣由,得到了瞠目結舌的答案:鮑魚海參有毒。張藍卻無可奈何,只能直呼武德皇帝不講武德……

    如今張藍留守臨淄,正在城垣之上指揮,得到了張步的知會:“在兩軍交戰后,派出五千兵馬,自雍門而出,攻擊魏軍背部!”

    張藍很聽兄長的話,在戰鼓敲響后應約遣師出城,打算來個兩面包夾之勢,但他自己卻以“居中策應”為由,留在了臨淄。

    午時已至,張藍正焦急地眺望兩軍交鋒,卻聽到一陣吵鬧,卻見一行人在徒附簇擁下,從城內上了城墻,他回首一看,竟是一伙身著錦衣的商賈,不由勃然大怒。

    “齊王與魏寇交戰在即,我已宣布臨淄戒嚴,百姓無故不得外出,這些商賈登城作甚?”

    臨淄太守連忙告知張藍:“將軍,來的是東郭公!”

    一聽這姓氏,張藍態度頓時變了,也只能收起無處發泄的焦慮,收斂神色,接見了這群商賈。為首者身材高胖,高足八尺半,身形則頗為寬大,大熱天里滿頭是汗,只披著薄薄的錦衣——顏色居然是紫!

    雖然在中原正統朝廷里,紫色乃疵也,非正色,地位不如朱、玄高貴,但在青州則不然,從齊桓公時起就齊桓公喜愛紫色,上行下效,整個齊國都以穿紫色的衣服為時尚,歷經數百年不衰。直到漢朝,只準商賈穿素服,如今能在大庭廣眾下堂而皇之披紅戴紫的,唯有東郭氏。

    齊桓公后代中,有四人分居于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各有以地名為姓。其中東郭氏利用青州地利,煮鹽為業,富比王侯,到了漢武帝時,起用一批言利之士,臨淄大賈東郭咸陽從布衣商賈,搖身一變為掌管全國上海的官員,東郭氏遂大盛。

    幾代人過去了,東郭氏雖然失去了中央的官方身份,但仍是臨淄第一豪強。新莽滅亡后,東郭長安重新發跡,非但財富劇增,還依靠上萬煮鹽徒附,成了臨淄的實際控制者。

    正是東郭長安說服本地士人,放張步入齊以抵御赤眉軍,可以說,東郭氏的向背,幾乎決定了臨淄的歸屬——魏軍侵齊,多虧東郭氏提供了數萬石糧食救急,張步一高興,封他做了少府,把全國的鹽鐵都交給東郭長安管。

    所以連張藍都得敬東郭長安幾分,照面后笑道:“東郭公,箭矢無眼,這大戰之際,為何不在府邸閑居以避亂呢?”

    東郭長安身形胖大,爬上城頭氣喘吁吁,他朝張藍拱手道:“齊王為保衛青州,帶著士卒們在外拼死奮戰,吾等豈能作壁上觀?”

    他往城下一指:“將軍前些時日曾令城中大賈豪貴出人出糧,當時我贈出糧食三萬石,如今仔細想想,卻覺得仍有不足。”

    東郭長安掰著指頭,算起他必須再幫張步一把的理由:

    “其一,魏軍,外鄉人也,齊王,吾等鄉黨也,同是齊地人,自然要幫助鄉親!”

    “其二,我乃齊王臣子,位列九卿,為君分憂是份內之事,豈敢有所保留?”

    “其三,臨淄大城數十萬百姓,多賴齊王才能從赤眉、綠林、河北賊寇手中保全,如今魏寇驟至,幽州突騎軍紀不善,一旦臨淄為其所破,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只望齊王早勝,還臨淄安寧。”

    這三個理由中,既有利益考量,也有大義凜然,聽上去頗為可信,連本來有所懷疑的張藍都信以為真,欣然同意東郭長安組織的數千人協助守城——他們是豪強武裝、奴婢、市人組成的,只聽本地極有威望的東郭長安號令。

    二人說話間,臨淄城外又爆發了一陣劇烈的吶喊,張藍和東郭長安的目光不由向外瞥去。

    只見城外魏、齊兩軍已經交戰,齊軍一分為二,半數調頭,攔住馳援而至的漁陽突騎。

    另外一萬人則面向南方,抵御魏軍中陣主力進攻,那是由三千冀州騎士組成的“騎馬步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大洼县| 新乐市| 新泰市| 贵港市| 错那县| 酉阳| 南投县| 土默特左旗| 乐至县| 桂林市| 深圳市| 漳平市| 安徽省| 定兴县| 普格县| 鱼台县| 阜阳市| 南汇区| 琼中| 聊城市| 阿拉善盟| 桂林市| 额尔古纳市| 亳州市| 深州市| 固阳县| 开阳县| 漳州市| 阿克| 娄烦县| 景宁| 凉山| 斗六市| 万全县| 扎赉特旗| 白玉县| 车致| 永宁县| 乐山市|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