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十二年之夢-《新書第五倫》
第(1/3)頁
成都城乃是秦國時所筑,官府所在的大城位于東邊,其形如龜,非方非圓。居民和商業區集中的“少城”在西,少者小也,規模小于大城。
但到了漢朝,成都居民人數翻了幾倍,已僅次于長安、臨淄,逾于洛陽,加上百業繁盛,外地客商頻繁入蜀,少城狹窄難居,便開始擴建郭區。
因西邊、南邊都有郫江所限,便只能向北擴展,漢武帝元鼎二年立成都北郭。公孫述稱帝后,以成都為京師,修了一道高墻將郭區囊括進來,并以挖土產生的柳池、天井池、千秋池為基礎,引郫江水串連,形成了環繞城北的護城河體系。
若站在成都北郭墻上向外望去,能見到一片小丘,此既“武擔山”。
馬援兵臨城下后,一眼發現了這座山,聽當地人說,蜀地有個香艷的傳說:上古時期,武都有一只山精,本是男身,后來化為女子,美艷動人。這位女裝大佬游于巴蜀,蜀王見而傾心,納為妃。。但山精不習水土,待了一段時間打算離開,可蜀王已日久生情,為了留住他,作《東平之歌》親自演奏以樂之。
山精心里一軟,又留數年,最終因適應不了平原氣候而故去,蜀王頗為哀傷,派遣五丁壯士,前去武都搬山挑土作為妃子墳冢,自那之后,成都北郊,就多出了一片占地數頃,高達七丈的武擔山……
傳說雖美,武擔山也成了士女踏春必去之地, 但對現在的成都來說, 這片距北墻不過兩百步的小丘, 卻足以致命!
“居高臨下,以炮襲之,成都旬日可破也!”
馬援相中了這兒, 在武擔山上架設火炮,對準北郭, 大炮開兮轟他娘!
但原始的火炮畢竟威力有限, 未能打塌成都城墻, 但那驚天動地的響動,每天十余輪轟擊, 足以震撼北郭士、民。
而能直接威脅少城、大城的配重投石機,眼看也即將在城東修建完畢,于是吏民窮急, 七月十五夜, 在繡衣衛策反下, 一伙成都人與守軍爆發沖突, 即夜打開北郭的“小雒郭門”,放魏軍進入。
公孫述一直躲在大城內的白帝宮, 遙聽炮火連綿,聽聞北郭迅速被馬援拿下,少城也于次日上午投降, 遂感慨道:“朕當初自以興西方,為金行也。以王莽尚黃, 乃服色尚白,號白帝。”
“然火克金, 今日為火器所敗,宜哉。”
雖然已經快老糊涂了, 但公孫述放在新末諸侯中,也算矮子里拔高個,能得人心,至今仍有數千人為他與魏軍日夜搏斗,可也死傷略盡。
有大臣懇求公孫述:“陛下,少城、北郭皆陷,不如從城南江橋門突圍, 走江橋過郫江,去南方與太子、丞相匯合?”
但公孫述再度拒絕出逃,他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宮殿里,大臣們不解, 公孫述只言:“十二年之期已到,朕不論到何處,都躲不開。”
原來,當初公孫述猶豫是否稱帝時,做了一個夢。
他在睡夢中忽聞人言:“八厶子系,十二為期。”
八厶子系,公孫也,公孫述醒來后頗為唏噓,找人卜夢,或言他還有十二年陽壽,或言公孫氏若稱帝,國祚當有十二年。
公孫述當時思量:“若是前者,僅有十二載光陰,恨短!若不嘗嘗做皇帝的滋味,豈不可惜?”
“若是后者,孔子云,朝問道,夕死可也,何況十二載!孤縱不能忤逆天命,但子孫或可延續公孫氏社稷。”
于是公孫悍然稱帝,比第五倫、劉秀還早一年,時至今日,剛好是“龍興十二年”。
“十二年了,夢醒矣。”
“天運難違,朕命將盡,國將墮。”
公孫述已做好死的覺悟,但也心存僥幸。
“可傳國玉璽已交予太子,若能與丞相保于南中,發喪即位,再改回吾宗族古姓‘姬’,成家社稷或能避開十二之期,延續下去!”
讓兒子改姓以避讖,有漢哀帝改帝號為“陳圣劉太平皇帝”來給衰敗的漢德續命那味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
延吉市|
延长县|
屏南县|
迭部县|
搜索|
全南县|
从江县|
江口县|
平陆县|
敦煌市|
张家界市|
丰顺县|
黑龙江省|
江川县|
兰西县|
天津市|
汨罗市|
元氏县|
湛江市|
瓦房店市|
边坝县|
凌源市|
长沙市|
海门市|
浪卡子县|
博湖县|
扎赉特旗|
察隅县|
萨迦县|
东方市|
双城市|
松桃|
财经|
临城县|
如皋市|
迁西县|
绥江县|
安远县|
胶南市|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