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苦楚孤清-《酒劍四方》
第(1/3)頁
喜歡聽聞無賴說法的人終歸是少,但點青祠內(nèi)大住持,這些年來實在見過太多太多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人,這其中有逃命走卒,有無錢無勢,卻不巧生那等怪病的販夫,或是天生就無手無足,憑兩枚腐木艱難爬行而來的信眾。
在此地大抵人人都有篤信一方教派的理由,走投無路只祈能活下去,或是活得更輕快些,本來就不是什么丟人現(xiàn)眼的事,山窮水盡時,任誰亦不會瞧不起這些艱難求活命的苦命人。而同樣那等并不畏神佛,只是前來尋個熱鬧,上兩柱香就揚長而去,渾然不曾存有所謂敬畏的,大住持同樣見過無數(shù),將此地當成救命稻草,恨不得磕長頭,三跪九叩而來的有,從不將此地當成什么特別之處的同樣不少見,三教九流,家家念經(jīng),有人輕松快意,也有人舉步維艱。
所以云仲無論怎么說,都不會惹得這位衣衫洗得發(fā)白褪色的大住持有甚見怪。
「實話講,我也樂意時常在宣紙紅絹處寫上兩筆,早年間甚至琢磨,要將這些年月寫下來的東西,都好生編纂成冊,而后到行將就木,棺槨近乎扣到頭上的時節(jié),再取出來好生瞧瞧,自個兒年少時那些毫無用途的雄心壯志,胸中不平,再觀現(xiàn)今烏發(fā)同雪,想來亦是別有一番滋味,可說到底來,都是一個我字,談不上什么終生抱負志向。」
老住持慈眉善目,雙眉如雪,垂落下來,因其并不屬佛門中人,既無需剃度,更無需學那等道人,終日披袍帶冠,一身舊一盤膝穩(wěn)坐,觀瞧四方來人,神情少有轉(zhuǎn)變,只是見云仲這般出扣,才多看過后者兩眼,說出這么一番話。
「往往來此之人,老朽都要時常勸勸,掛錦于樹,無非是提醒自己記得此事,千萬莫要被匆忙流年,自甘渾渾噩噩偷竊本心,倒也不失為妙事,可這些年來,前來還愿的極少,只是不停有人前來掛錦,有求姻緣者,有求官運亨通者,也有僅求身子平安者,方才那姑娘,你可曉得掛錦上頭寫的是甚?」
這回輪到云仲悶聲不言語,大抵能猜到,那位很是膽大的姑娘所書為何。
「男子求姻緣者,要沒記錯,這些年月似乎更多些,而當面求姻緣的,更是極少,要老朽年輕時有這么位模樣生得賽過仙女的姑娘垂青,且并不有什么藏掖,怕是現(xiàn)如今老朽孫兒,都到能上街巷打醋醪的歲數(shù)了,如此美事落到頭上,怎就不愿好生把持?!?
直到步映清云仲前后走出這座點青祠時,云仲才略微蹙起眉來,轉(zhuǎn)身打量著這座每日進出不下千數(shù)人的大祠,墻頭有瑟瑟發(fā)抖飛鳥,尚且未歸去,而高低錯落短墻處,常有鏤空處,雕有仙家踏云,雕有群仙過海,單是佛陀道人,就猶如云彩似紛紛攀上墻去。
早在初入祠堂內(nèi)時,便可覺察到有高深內(nèi)氣環(huán)繞,倒并非是有心之人在此布下后手大陣,而是有高手自此走動,才離去不久,于是內(nèi)氣依然未散,單是見其內(nèi)氣強弱,就可知其境界,并不下于三境,而是比尋常三境,都要高出一截。
青泥口甚大,自當有高手,不過云仲在此走動多時,未曾見有修行人露相,現(xiàn)如今卻是同這青泥口的修行人前后腳踏入祠中,著實有些巧。
在此當中有足足三道內(nèi)氣,頭兩道固然是精純得緊,境界不俗,且依云仲所見,年歲必定不淺,內(nèi)氣剛韌,大抵所行乃是那等大開大合,一式即出則身前無人路數(shù)的修行之人,尤其是在云仲突兀蜷起兩指,升起小陣去窺時,更覺其中剛猛力道,而這兩道內(nèi)氣卻是糾纏錯雜,甚難區(qū)分,就好似兩蛇纏斗,頭尾早已是交錯扭結(jié),卻使得這兩道內(nèi)氣愈發(fā)深厚怪異,剛?cè)岵?,甚至隱隱可壓過大多三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黄陵县|
贺州市|
徐汇区|
铜川市|
西青区|
香港|
朝阳县|
额济纳旗|
玉林市|
墨竹工卡县|
华亭县|
呼图壁县|
积石山|
武隆县|
玉山县|
碌曲县|
遂宁市|
明溪县|
迭部县|
巴彦县|
仲巴县|
阜平县|
金堂县|
东乡|
星子县|
津南区|
梅河口市|
南康市|
长武县|
宝坻区|
抚顺市|
郑州市|
云林县|
扬中市|
鄢陵县|
青浦区|
司法|
太和县|
湖州市|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