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怎么玩一票大的?” “很簡單,釜底抽薪”陳詢可能有些興奮,他拿起孫逸安放在茶幾上的煙盒,從里面抽了一根煙點上,深深吐了一口煙霧。 長時間沒有抽煙竟然有點不習慣,尼古丁進入血液之后迅速刺激到神經系統,讓陳詢感到有種輕柔的眩暈感。 他繼續說道:“他們想做平臺,得需要‘維信號’吧?咱們只要把市面上的‘維信號’掃光了,他們拿什么充填數據庫?” “這樣行得通嗎?”蘇韻一愣,他感覺陳詢提出的這個建議并不怎么高明,聽起來還有點蠢蠢的。 “理論上是可行的。”孫逸安說道:“現在做黑產的那些人不敢做得太過,所以‘維信號’的產出是有數量的,但誰也不知道每年的具體產量是多少,怎么才能確定市面上的號碼被掃光了?” “可是我知道,我可以確定……”陳詢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四個月前,他第一次在“每日新聞”的app上面利用聲望值抽了一次獎,結果抽到了一條揭秘投票項目的新聞。 從2012年開始,到2018年衰弱,這篇新聞詳細的記錄了這個行業里由盛轉衰的全部過程。 除此之外,新聞還涉及到了與“投票行業”息息相關的另一個黑色行業——倒賣個人信息產業。 投票行業之所以衰弱,除了跟投票平臺價格的混戰有關,最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因為受到了政策方面的影響——“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網絡實名制)”于2015年正式實施,在2017年政策全面收緊,涉嫌倒賣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因此受到重創。 “……據了解,政策未收緊之前,市場上每年產出的‘維信號’高達一百二十萬個號碼,在2017年9月之后,年產值下降了不足二十五萬……” 這是新聞里的原句——一年一百二十萬個號碼,一個月就是十萬個號碼。 那篇新聞陳詢看了不下十遍,怎么可能連這么關鍵數字都不記得? 但這些話哪能跟旁人說? “根據我的推算,現在每個月產出的‘維信’大概在十萬左右,而市面上所有的號碼存量絕對不超過三十萬。 只要我們能把這些存貨全部掃光,他們那些工作室就只能爭搶這每個月的十萬的產量。” 陳詢笑道:“那些工作室有多少?想要達到我們的規模得需要多久時間?兩個月還是三個月?有這個時間我們早就把市場給吞干凈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