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技術的優勢-《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1/3)頁
“所以蘭花一般采用的是龍根組培法和芽點組培法,這就是模擬自然蘭花的第二種繁殖方式了。”
“龍根組培法先按品的種不同根據需要從母本上切分出帶芽的龍根,再在培養基上培養獲得更多的龍根,然后再次切分得到越來越多的種苗;”
“芽點組培法則是在無菌操作下切取蘭花蘆頭上的芽點,在培養基上使其長出龍根,再切分龍根獲取較多的數量,這工作也可多次切分,最后在龍根上培育出實生苗進行移栽。”
“那么問題就來了,自然界中蘭花龍根和芽點的生長,必須要伴隨益生的菌群,而組培的第一關,卻是殺菌。”
“龍根和芽頭本身就脆弱,不可能如種子那般浸泡殺菌,就連沖洗時間過長,都會導致龍根和芽頭死掉。”
“可一旦滅菌不到位,有害的菌體,移入培養杯后,會大量繁殖,直接導致爛根,專業術語叫做‘褐化’。”
“出現‘褐化’,那一團組培蘭苗就毀了,如果放任不管,最后一整杯蘭苗會全部褐化掉。”
“還有就是殺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傷害的過程,不分好壞菌,都被殺了個干凈。殺完菌的龍根和芽頭被移入培養杯后,會存在一個緩慢的生長恢復的過程,很多龍根恢復不過來,也一樣會死掉。”
“就算想盡千方百計得到了無菌環境培養出來的種子芽苗,一般也營養不良抗病力低下,之后還要揭開杯蓋進行適應性訓練,逐步培養健壯,然后再經過野化訓練,得到能夠移栽到蘭埔里的實生苗,最后育成成品蘭花。”
“這中間會經歷無數次的死亡,淘汰,很多黑心的賣家,會將淘汰下來的蘭草賣給顧客,這也是組培草在中國不受待見的原因之一。”
“所以總體說來,中國蘭花的組培技術,不如石斛那么簡單,不可能一年幾十萬株的擴苗。這里面的道道多了去了,形成一個優良的栽培技術體系,我摸索了幾十年,都還不敢說摸透呢!”
李君閣撓了撓頭,說道:“我還以為你會放出豪言,把我李家溝也用蘭花鋪滿呢!”
林旺財哈哈笑道:“要我又那本事,我就是蘭花界的袁隆平了,所有公園的綠化草也不用種麥冬豆豉草了,直接全換成蘭草得了。然后去全世界各大蘭場收刮良品,定個小目標,光蝴蝶蘭,一年就掙他十個億!哈哈哈哈!”
笑完之后,林旺財又說道:“不過不能因為這樣就小看蘭花的組培,這是一個概率問題,傳統栽培技術下,一株蘭草一年最多能分出幾苗來,而組培則是海量地擴大培養基數,一個龍根就可以分出幾十上百苗來,就算死掉一半,那也能得到幾十株實生草,這個又不是傳統栽培技術可以匹敵的了。”
李君閣想著空間里的優勢,說道:“剛剛聽你說,中國蘭花種子一般不易萌芽,要是我能夠給你找到合適的種果,你是不是就可以組培出來?”
林旺財說道:“剛才是我沒有說清楚,蘭花的果實是蒴果,俗稱‘蘭蓀’。這果實經六到十二個月成熟后,果皮最后變為褐色,成熟后的蒴果會自行開裂,將種子濺射出來。每個朔果內的種子,多達幾十萬乃至數百萬之眾,細如灰塵。由于蘭花種子的胚發育不完全,加上缺乏胚乳,所以蘭花的種子發芽力極低,在常規條件下播種基本不能萌芽。不過我們既然有了科研實驗室的條件,那也可以試試,有棗沒棗打一桿嘛。”
李君閣笑道:“那我們就干,你這組培室的預算十來萬,我們咬咬牙也把它弄下來,要是萬一成功了,哈哈哈,還真有可能看到你用蘭草把李家溝鋪滿喲。”
林旺財連連搖手:“不敢想這個,還是先把石斛種好,再一步步摸索吧。”
李君閣又說道:“對了,我們村里有個農技站,站長叫吳志秋,那小子也喜歡搞農業科研,啥時候叫到一起你們認識認識,這幾年鄉里的荔枝換種育苗,地膜覆蓋,我養魚,養竹鼠,養大雁,都離不開他的指導,到時候讓他通過農業局這條線找一找,然后我再跑跑林業局王局長那條線,看看能不能搞到蘭花種子組培的技術。就算能夠指點個方向也是好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安宁市|
辽中县|
林周县|
大姚县|
临湘市|
河源市|
全州县|
裕民县|
三亚市|
永年县|
滕州市|
武穴市|
五常市|
土默特右旗|
罗江县|
贡觉县|
大荔县|
右玉县|
新安县|
手游|
黄骅市|
博乐市|
谷城县|
文水县|
云安县|
庄河市|
永修县|
沙坪坝区|
景宁|
景德镇市|
东丰县|
广丰县|
湘潭县|
贵德县|
吐鲁番市|
葫芦岛市|
靖安县|
新余市|
温州市|
桐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