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頓飯吃得大家都很開心,等到都吃得差不多了,才見劉三娃捧著一個大盤子過來,上邊放著一個大煤砂缽,里邊裝著還在翻滾的赤玉芙蓉粥。 將一盤切得細細的瓜絲倒入粥中一絞,肉粥的香味頓時充滿整個房間。 劉三娃這才說道:“良子嬸你給桐桐盛點涼著,她最喜歡吃這個。” 說罷才倒了一杯酒:“池田爺爺難得來一次,這杯酒我得敬。不過我的量有限,一天只有兩杯,那就一桌全敬了,心意都在菜里,不在酒里。” 眾人同飲了一杯,劉三娃又客氣了幾句,這才出去。 池田看著劉三娃離去,笑道:“久長居的小廚師,現在也歷練出來了。” 李君閣笑道:“環境地位改變人,久長居改造后,來往的人群有些不一樣了,劉三娃也只得端起來,不然舌頭還要不要了?” “他自己給自己定了個規矩,說是自己師公都才一天三杯,他怎么也邁不過自己師公去,就定了個每天最多兩杯的量。不過言談舉止,已經不是當日吳下阿蒙了。” 池田笑道:“這就是我最佩服你們的地方,每次過來,變化最大的是人,可變化最小的,還是人。” “之所以說變化大,是指李家溝人的風貌,氣質,技能。之所以說變化小,是人情,心態,風俗。” “這可就太難得了,良子能嫁到這里來,當真是福分不薄。要不是這樣,也不可能安心鉆研技藝一舉突破,來,皮娃阿音,我們再喝一杯。” 這頓吃過,今年選竹的事情,李君閣便交給老爸和篾匠叔來負責。 聽池田話里的意思是要擴大選購規模,不過現在蠻竹被李君閣不聲不響地搞得一后山都是,滿足池田和蠻溪竹坊的供應那是一點問題沒有。 他的重點,還是放在自己最喜歡的釣魚活動上。 …… 匏瓜湖碼頭,細心的游客會發現,這里新修起了一座塑料棧橋,棧橋浮在水面上,旁邊是一個個泊位,里邊存放著很多怪模怪樣的小艇。 他們不知道那些都是路亞專用艇。 一棟游客中心被系統騰出來,專門安排來自五湖四海的路亞高手們。 金秋時節,是李家溝的魚類最活躍的時期,也是垂釣的黃金季節。 這次活動搞得規模浩大,除了本土路亞選手,還有來自加拿大,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挪威,澳大利亞等各路英雄。 菜頭說的能拋出路亞餌打掉三十米外蘋果的高手,這群人里邊不是一個兩個。 釣魚頻道主持人傾巢出動,櫻姐,小格,易科都來到了李家溝。 丘老師,菜頭,都作為本國選手殺入了直播賽。 不過用丘老師的話說,路亞是他的苦手,比海竿還次,這次純屬打醬油。 三位主持人同時還是制作人,要調度諸多事宜,還要和裁判組等一起進行比賽監督,那也是忙得不可開交。李君閣還是在夾川碼頭接人的時候見過他們一面,之后連人影都看不到。 比賽安排三天的時間,李君閣讓王良厚,苗娃,唐少平放下手里的其它事務,阿音坐鎮村委,與集團交通部一起配合這次大活動。 至于他自己,則需要駕駛忘年號停到河心,作為裁判中心和直播中心,之后還要作為交通部的一員,駕駛快艇搭載攝影團隊和裁判團隊去往各處拍攝和監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