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史?鄉黨?王婆婆傳》-《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1/3)頁
《李氏宗史?鄉黨?王婆婆傳》
王婆婆者,實劉姓,名玉蘭,嫁李家溝,依俗稱夫姓。
蘭幼,失怙,依其姊。
姊家亦貧,蘭幼即操持,雜糧野蔬,僅半溫飽。
年十四,嫁。
次年得子,其夫即病。蘭侍之三年,資儲蕩然,盡易湯藥,然終不治。
蘭為孀婦,方十八,然不忍捐家,乃善事翁嫗,獨哺幼子,身自耕養。
個中哀勞辛戚,未忍盡言。
越二十年,家道終貧,跡步蹣跚。然賴蘭之勤,亦終得過。
翁嫗見背,蘭善葬之,與子延婦,寄興家之思。
越二載,得孫良厚。
然子亦病,藥石罄盡,終無效。
家余四堵,絕類壙室。媳難堪其貧,棄良厚,見奔。
蘭時四十,唯余弱孫,心如槁木,燼盡成灰,乃調鼠藥,思自絕。
藥成,而良厚號饑。
蘭終涕下,泣曰:“終一命也,何辜而托吾家!”
乃調粥,哺良厚,淚入羹湯,而其心漸轉。
入夜,抱良厚后山,于翁嫗夫子墓前,涕零號呼,狀若瘋癡。
至中夜,拜諸君墓:“婦無宿德,命薄如斯,至諸君捐棄。罪不待言,當自絕以謝,然弱子無辜,必使長成,其后方敢肆志。”
“諸君有靈,助婦佑孫,必使平安,無病無災,此婦之一愿也。”
“人其活臉,樹必活皮,如命不活,臉皮何用乎?”
“今當改轍,溷淪自棄,實無可辯。諸君如或見責,但應婦身,勿使良厚受殃也。”
再拜,下山,改移裝束,歷諸鄉,以媒為業。
蘭雖操業,然非營營求利者。必細問,察識,方行事,故所使媒妁,多如意。
或有夫婦抵牾者,蘭但以自舉,言孤苦以為開解,勸夫婦之道不易,當善珍惜。
人亦多悟,每諧。
由是其聲漸馳,延聘之家,多信賴之。
然其時鄉人亦多貧,媒資每雞鴨而已。
蘭不舍食,育之,以卵易米糠,漸滋繁。
性潔,雖家徒四壁,然蛛塵不染。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江市|
天柱县|
察哈|
高清|
沙河市|
望谟县|
桓仁|
永登县|
福鼎市|
罗平县|
板桥市|
徐水县|
陈巴尔虎旗|
鹿泉市|
利川市|
清远市|
台东县|
鹤岗市|
繁昌县|
靖安县|
元氏县|
册亨县|
乡城县|
大渡口区|
龙里县|
沂源县|
赤城县|
新蔡县|
苏尼特右旗|
黄龙县|
浠水县|
齐河县|
五寨县|
樟树市|
精河县|
阿尔山市|
镇雄县|
阳原县|
临澧县|
丹东市|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