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太空人均算法-《塔防戰略》
第(3/3)頁
那么就能算出來,c國每增加一個名額,天上就多了68.3噸各種設備及應急物資,這個數字還要加上日常消耗與循環的水、食品、衣物,總計為69噸。
每100個名額要投送6700噸物資上天,而剛剛提過,c國總計有530個名額!
實際上花了兩年多時間,也沒達到這個數字,因為地月往返的燃料消耗特別大,物資的有效投送量比較有限。但月宮已建設有一定的物資生產能力,所以在金屬、玻璃儲備方面差一些數字,問題不大,只要確保月宮產能大于人口增加的新需求即可。
按該系統,推算出a國的末日空間站,達到五十年居住標準,放棄后續發展,最低也需要人均34噸的物資。
投送上軌道的物資,在對接、構建空間站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定的建筑損耗,主要是焊接氣體、工具損毀,所以還要增加一噸。
那么他們到底用的什么標準呢?
其實最早a國的第二版方案,既通過建筑平臺建造空間站,兩千噸的空間站體量,也只有二十幾個名額,從人均資源重量來看,比c國的標準還高些。
但考慮到c國為了限制今后太空大戰的可能,把防彈布、磚墻兩種材料給保密了,而傳統材料構建太空站的效率更低(需要更復雜的結構),綜合來看,兩者的資源標準處于同一水準。
增加名額以后就不一樣了。
c國之外的四臺電磁發射器,每天能提供八噸的物資,加上a國自家及西中洲的傳統火箭,按日均算,總計也就十噸,或者稍微多一丁點。
按近八十噸一個人的標準,八天才夠一人份,一年下來都只能加四十幾張票。
如果主體階段已經完成倒是無所謂,問題是末日空間站的主體都沒完工呢!
根據一些傳聞,航天系統里的人幫忙算了算,末日空間站現在使用的標準,人均物資量應該在五十噸附近,夠用幾十年,但肯定不夠太空人繁衍后代。
其實只要平時了解a國作為的,看到這個數字就能反應過來,這幫家伙最后搞不好會變成太空難民,天天跟月宮求物資。
并沒有小看誰,而是缺了生產體系,這點物資根本不可能應對太空里幾十上百年的環境挑戰。
可要說放著他們去死吧,好像也不太可能,畢竟上面那些人都宣誓守護人類文明了,如果連太空難民都不救,還能指望他們反攻回母星嗎?
所以到這個階段,c國有意無意的,開始向月宮提供更多的生產設備及備用零部件。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涪陵区|
喀喇沁旗|
邢台县|
泌阳县|
休宁县|
佛冈县|
陇西县|
垫江县|
汝城县|
河津市|
霍林郭勒市|
民和|
班戈县|
得荣县|
无为县|
太保市|
玉山县|
夹江县|
施秉县|
嘉禾县|
黄山市|
苏州市|
扬中市|
眉山市|
满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富顺县|
句容市|
黎川县|
东台市|
肇源县|
思茅市|
内丘县|
漳州市|
天峨县|
交口县|
东乌|
盐亭县|
伊川县|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