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華夏人異想天開的想法真的很有趣,我建議他們攻打俄國,把貝加爾湖給搞過來,那樣他們就會有足夠的淡水,建設塔里木盆地了。” “樓上好壞啊!不過這個主意我喜歡!” 西方各大直播間,人們發現了高原這計劃最大的弱點,缺乏水源。 無論高分子發泡材料再強大,機械外骨骼再強大,極光電機和潛龍電機的挖掘能力再強大,都無法解決水源的問題。 高原想在戈壁上建造白色巨塔,把荒漠變成草場,湖泊和森林,無疑需要大量淡水,沒有足夠淡水,人類移居此地后根本沒有辦法生存。 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還談什么天空之城? 面對質疑,高原并沒有解釋,而是來到一處正在建設的公寓附近,一群身穿機械外骨骼的建筑工程師,也在快速聚集,打算向觀眾們展示,模塊超高層建筑的具體施工情況。 高原介紹道:“天空之城不僅是未來之城,也是我們為星際殖民而做的技術儲備,從布局中大家不難看出來,天空之城可以自己發電,自己耕種,生存能力完全自持,就連建筑材料,也符合苛刻的星際標準。” “大家還記得,我們在南極科考基地,建造的巨大穹頂嗎?” “如果天空之城的上方,再加上巨大的透明穹頂,就是典型的星際殖民城市。” “當然了,在可控聚變還未解決的當下,我們距離星際殖民還很遙遠,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暢想嘛,人類只有敢于想象,才能更快的進步!” “就在剛才,師傅們通過耳機告訴我,他們已經準備完畢,可以開始白色巨塔的建造了。” “通過剛才的短片,大家應該已經看到了,所謂白色巨塔,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塔,而是一個建筑集群,中間的核心cbd建筑最為高大,被幾十棟居住建筑和其他功能建筑包圍,整體觀感上就像一個整體,于是我們給這樣的建筑集群,起名為白色巨塔。” 轟隆隆~ 高原正解釋著,空中已經飛來重載工程車,它們由遠及近,迎著太陽的方向,發出巨大轟鳴,噪音中充滿一股狂野的震懾力。 飛行工程車下方,吊裝著一層公寓主體,待到距離接近后,便在人工智能零的指揮下,進行精確對接。 咔嚓~ 公寓模塊完全落下,和下層結構錨定,這個過程有點像樂高積木,給人以太簡單了,和完全不真實的感覺。 然而在這背后蘊含的科學原理,絕不是一句簡單能夠解釋的,傳感陣列和人工智能,再加上強大的飛行控制,共同實現了一次完美對接。 要知道,昆侖集團的零,可不是一般的人工智能,極光電機也不是一般的電機,吊裝機械臂,和機械臂所用的碳性材料,確定距離和角度的傳感器陣列,等等等等,全都來自系統慷慨的饋贈,遠超地球同時代的技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