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白米飯收伏好漢心-《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頁
吃白米飯或許在一些地方沒什么稀奇,要知道這里是閩省。
閩省又有什么?
它與臺灣隔海相望,又恰恰是個資源匱乏的省份。省內大部分地區都是崎嶇的丘陵地帶,其間分布著風化嚴重的紅土壤。
平坦的耕地只在河谷邊上和海邊的狹長地帶才可以找到,但不多,很少。
別的地方江河平原有大量的沖積扇,那是魚米之鄉。
閩省也有河流,可是受到了山嶺丘陵的擠壓,沖積扇的面積很小。
13世紀閩省有個地方官長嘆:“從山麓到山巔盡是巖石,耕作永不停息”。
“低洼地帶盡是鹽堿沼澤,無法耕作”。
饑饉是個永恒的威脅,盡管聰明、勤勞的閩省人努力,非常的努力,建有大規模的梯田開發和墾荒工程,但閩省的糧食收成從來無法自足,全省所需的大米有一半要靠其他地方供應。
更糟糕的是運糧的工程并非一件易事,因為山巒丘陵將福建與帝國的其他地區隔絕開來。
大家都清楚,以當時悲摧的人推(車)牛馬拉車的運輸方式,千里運糧,十不存一!
嗯,從長江把糧米運到海邊,再以海船運閩省?
且不論閩省的重要性不到這種地步,關鍵是當時社會根本沒有“海運糧食”的意識。(直到清朝因漕運的大運河堵塞和戰亂才走海運的)
閩省自然條件如此之差,想吃上白米飯困難很大,吃的都是雜糧,尤其是番薯,因其極易引種,尺許薯藤即可隨種隨生,閩省民眾大量引用,種在不能種糧食的劣地和山嶺上,番薯是閩省紅土地“民生賴為食”,號稱能讓饑民“足果其腹”,“荒不為饑”。
正如起初陳衷紀告訴顏常武,在糧食充足的地方,番薯是用來喂豬的。。。二層意思,有米吃,不會吃番薯;吃番薯,是迫不得已。
番薯。。。窮人的食物。
白米飯。。。況且,還有肉吃,很大塊的肉,成功人士的伙食。
“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的伙食!”士兵們告訴來投奔的好漢們道。
東南府軍隊的伙食向來很好,顏常武買民眾的糧食很大程度上分給了軍隊食用。
于是,吃慣蕃薯粥的好漢們,就被白米飯給收伏了,心甘情愿地接受訓練,準備加入。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通江县|
漳州市|
磴口县|
云南省|
新安县|
申扎县|
昌图县|
青海省|
定州市|
福鼎市|
唐海县|
嫩江县|
上思县|
久治县|
手游|
枣庄市|
曲靖市|
隆德县|
霍城县|
体育|
高阳县|
资中县|
东明县|
彰武县|
永吉县|
乌苏市|
巴东县|
龙泉市|
云安县|
鄢陵县|
北票市|
昭通市|
昆山市|
平罗县|
介休市|
福清市|
米泉市|
古丈县|
玛纳斯县|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