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妻憑夫貴》
時間如燕子的尾巴,一掠而過,痕跡都未留下,轉眼已近過年了。這個時節,各家該殺的豬都殺完了,宋母養了三頭豬,一水兒的膘肥肉油,得了不少錢,統統塞到床底下,因著是自家養的豬,也不吝嗇,蘇婉喜歡的豬蹄排骨什么的,留了許多,便是心頭嘀咕她不會吃,放著上好的肥肉不要,竟愛吃那些硬邦邦沒滋沒味的瘦肉,也專門為她留了一扇。又因宋家今年在縣里買的年貨甚是便宜,村里眾人商量后,那些手頭寬裕的,便央了宋家的馬車借他們也去縣里,便是出些租車錢,也夠劃算了,更要緊的是城里東西新鮮,帶上婆娘兒子走這一遭,夠他們高興到年后了。一家家輪著來借,到小年前才真正消停,有人去縣里,宋母便也不客氣,托他們捎了一扇肉給親家。蘇太太也不白拿,回了兩匹棉布,道是自家店里壓箱底賣不出去的,再留下去說不得就被那蟲子禍害了,叫親家拿了每人裁一身衣裳過年。
于是宋母她們幾個,除了忙著籌辦過年,腌臘肉灌臘腸,年前還要大掃除,不只是掃地洗地,還要酒將門窗也都洗得一塵不染,那叫除舊迎新,忙完這些一閑下來,便拿著針線縫個不停,要不是舍不得點油燈,她們怕是摸黑也舍不得放手,左趕右趕,終于在除夕夜前將家里人的衣裳都做縫好了。
連宋小妹都跟著她娘忙得腳不沾地,蘇婉卻不用忙,她這才發現教熊孩子竟是一門不錯的差事,宋子恒原只是叫她打發時間,她能將教學工作干得多好,卻沒奢望過,能給幾個孩子啟蒙便好,然這次回來后很是考了他們,才發現連最不耐煩學習的大娃,也能將三字經背全了,叫他解釋其意竟也條條是道,字差些,但滿打滿算也才學四個月,能寫出樣子已是不錯了,更難得的是二娃的字跡堪稱端正。
宋子恒由此對蘇婉刮目相看,放心的將教學工作全權交給她,自個兒并不沾手,宋母見著幾個孫子,連最小的三娃都端端正正的坐在那兒背書,有模有樣,便叫蘇婉什么都別管,安心教著幾個孩子便是,至于張氏李氏,李氏習慣性的說些酸話,也不敢當著蘇婉的面,只背地里對張氏倒苦水,張氏并不理她,聽聽便過去。
除夕的前兩天,宋子恒安靜看書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原因無他,村里人都將紅紙裁了來請他寫春聯,每年都有這么一遭,宋家村的人上上下下,平日都對宋子恒頗為推崇,連帶著也甚是親近他們一家人,宋家人在村里的人緣有多好便不多說了,寫春聯對宋子恒而言也不過是舉手之勞,雖然量有些大,卻也不能不幫,他沒想著收什么好處,村里人卻甚是自覺,若是買寫好的春聯,比紅紙要貴上好幾倍,宋子恒不肯要他們的錢,他們想著寫字也要費不少筆墨,每個人拿紅紙來時,要么塞幾個雞蛋,要么給豬腳,反正是自家養的豬,豬腳也賣不了幾個錢,倒是聽說子恒媳婦很喜歡,總之不會空手來,連有些微詞的宋母都高高興興的,他們自個兒也心安,省了不少錢,又沒白勞動宋子恒。頓時皆大歡喜。
只是苦了宋子恒,宋家百來戶人家,每家至少兩對大春聯,院門口一對,大門一對,有些家舍得紅紙的,正屋正墻上也要貼一對,其他屋子上的門聯,福字聯,還有貼各種墻上的,貼樹上的,灶上的,包羅萬象。而且這春聯還不能亂寫,撇是撇,捺是捺,字體要工整對稱,在蘇婉看來,寫一家的都夠嗆了,百來家的春聯都要在這兩日寫完,她很是給宋子恒點了根蠟。
蘇婉愛莫能助,這邊的人都將春聯看作是大事,開不得玩笑,她便是如今書法字有很大進展,也勉強稱得上工整,卻不能給宋子恒分擔,若是被大伙兒發現她一個女人在寫春聯,怕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不過大娃二娃是宋家村的男娃,若能寫上幾個字,反倒是佳話。蘇婉便叫他們單練了一上午的福字,然后幫著宋子恒寫福字聯,這個算是最簡單的,而且也不是義務勞動,他們哥倆寫多少張春聯,過年便能得多少壓歲錢,但若寫廢一張,便是一個板兒也沒有了。半大的小子,在金錢誘惑面前,再無忐忑,挽了袖子便干起來。托蘇婉的福,他們日后最拿手的便是寫福字了,不過這是后話了。
大娃二娃兄弟承包了大半的福字,也算是幫宋子恒減輕了壓力,宋家貼的福字聯,便都是出自他二人之手,至于蘇婉承諾的壓歲錢,宋母高興得不成樣子,萬不肯讓她出,自個兒包了厚厚的紅包分給哥倆,便是三娃純圍觀,今年得的紅包也比往年厚一倍。
一家子俱喜氣洋洋的,新年的氣氛甚是融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江|
于都县|
鹤壁市|
鸡西市|
五河县|
凤阳县|
阿城市|
溧阳市|
南昌市|
青铜峡市|
安西县|
怀安县|
密山市|
桓仁|
剑阁县|
来安县|
秀山|
梓潼县|
宜春市|
英吉沙县|
阳西县|
手机|
金堂县|
磐石市|
高淳县|
富源县|
阜平县|
白玉县|
曲水县|
光泽县|
南涧|
高青县|
海原县|
井陉县|
尤溪县|
凤凰县|
雷波县|
凤山市|
泰顺县|
墨江|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