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匹深一腳淺一腳,時常打滑,處于叢林中的山路,異常難走。幸好頭人昨晚帶著人用斧子和刀具開辟出了道路,假如邊走路,邊開辟道路,沒有一整天時間走不完這段路。經過五個小時的艱難行軍,下午一點時隊伍才到達渡河點。 這是伊洛瓦底江上游,峽谷幽深,水流湍急,且冰冷刺骨。 在炮兵和第三步兵分隊建立陣地時,張君浩站在一棵大樹下,用望遠鏡眺望對岸。 對岸山勢高峻,樹木茂密。 憑經驗就知道絕對不能走對岸峽谷,只能走半山腰。因為峽谷地部樹木太茂密,必然藤蔓纏繞,蛇蟲布遍。開辟通路,難度太大。 半山腰樹木相對稀疏,開辟道路相對容易,難點是難以找到落腳點。張君浩仔細觀察著,思考著。 張君浩把謝新明和王進賢叫過來,指著對岸說:“過河后,我們向山上爬,到達兩百米高處后,繞山行走。那是一條相對容易行進路線。” 謝新明點頭說:“我也是這么想的,上面即便沒有路,憑我們突擊隊員們的身手,照樣能夠通過。” 吳瓊走過來,小聲說:“隊長,氣溫太低,10度都不到,我們徒涉過河后,全身濕透,會因為失溫,失去戰(zhàn)斗力。今晚不一定能把麥支隊救出來,沒有幾個人在全身濕透的情況下,堅持一夜以上時間。” 張君浩看著吳瓊的眼睛,點頭說:“看來我們過河后,不得不冒險生火,把衣服烤干后,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 吳瓊點頭說:“這里離有人煙處遠著呢!日軍不可能在這一帶布下重兵,這一帶即使有人,都是當地百姓。為了保持戰(zhàn)斗力,我以為冒險都得先把衣服烘烤干了。” 張君浩用望遠鏡順著山向遠處眺望,看了一會后,說:“就這么辦,過河后先在谷底生火烘烤衣服。” 張君浩看著吳瓊的眼睛柔聲說:“你先別著急過河,等我把繩子全都系好后,我接你過河。” 下午四點左右,張君浩率先走下谷底,到達谷底后,拉著繩子跳入冰冷刺骨河水中,游過河流,到達對岸后,爬上山,把一端系于粗大樹干上。 上千米長的粗麻繩浸水后,重量超過五百斤,普通人絕對不可能拉得動,但張君浩卻能輕松拉過去。 張君浩返回,再拉第二根繩,此時突擊隊員們和頭人等已開始緣著繩子徒涉過河了。 當張君浩把第二根繩子拉過河系好后,謝新明和頭人也已過了河。 謝新明過河后,立即安排人警戒,頭人生火。 張君浩再次返回,單手托著吳瓊過河。 把吳瓊接過河,吳瓊身上竟然沒有沾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