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京城一戰(zhàn)的最終戰(zhàn)果被大明國公示出來之后,引發(fā)了全世界的震動,雖然在東京城公開戰(zhàn)果之前,各方勢力就已經(jīng)把戰(zhàn)果傳遍了四方。 可每一個得到消息的人,還是忍不住為大明國的大勝而激動到難以自制的程度。 以三千五對兩萬,戰(zhàn)無不勝的狀元營,和首戰(zhàn)的狀元營白馬義從,在只有39人陣亡,121人受傷的情況下,殲敵7632人,俘獲12298人。 外人不知道的是,狀元營之所有會有這么多的傷亡,完全是因為狀元營首、大明武帝趙無極沖的太猛,狀元營瘋狂跟進,以至于讓部分想要頑抗的聯(lián)軍士兵,有了槍擊狀元營士兵的機會。 如果徐徐圖之的話,雖然可能會有更多的人逃跑,但狀元營甚至能夠做到零傷亡。 短時間內(nèi),這一戰(zhàn)的消息,只有華夏大地上的人能夠獲知,以及華夏周邊的諸如東瀛、越南、沙俄等國家的高層獲知,傳到歐洲可能就是一個月之后了。 目前得到消息的所有華夏人,無一不振奮精神。 要知道,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清廷的大敗,以至于出現(xiàn)了種種不平等的條約,讓華夏大地進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時代。 普通人雖然不懂什么叫半殖民,暫時對于封建統(tǒng)治也沒多少抵觸心理,可他們對于日常所稱呼的西方蠻夷,突然間成為了華夏大地上的人上人,有著難以言說的情緒。 大明國的新任戶部尚書錢江,曾經(jīng)在廣東省能夠聚集大批民眾,沖擊英國會館并縱火報復(fù),可見華夏大地之上的民眾們,對于蠻夷欺壓的種種不滿,對于清廷懦弱的種種不滿。 之前狀元營以一萬三對五千的大勝,雖然也傳播了開來,也讓很多人振奮不已,但畢竟是以多敵少。 而這一次,大明國的東京城,卻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以少敵多獲得了不可思議的大勝,如何能不振奮呢? 相比之下,和西方蠻夷聯(lián)手的清廷,以及一直和西方蠻夷糾纏不清,妄圖獲得西方諸國承認其政權(quán)的太平天國,在大多數(shù)有識之士的心中,完全掉到了不屑一顧的層次。 這也就導(dǎo)致了,不知道多少有識之士,想要舍棄家業(yè)去投奔大明國。 廣東省城。 一間酒樓里。 說書先生效率極高的把東京城一戰(zhàn),改編成了就連吳彥聽了,可能都覺得過于玄幻的故事,但聽者如潮,叫好聲如雷。 “諸位當(dāng)知道。” 說書先生一拍驚堂木,讓全場的叫好聲、議論聲、吃喝聲都消停了下來之后,表情崇敬的對著東北方向拱了拱手,這是東京城的方向。 “大明國武帝趙無極,在大敗了三國聯(lián)軍,威懾的清廷和太平天國三十多萬大軍不敢擅動之后,昭告東京城,也是在昭告天下,而這昭告的內(nèi)容卻只有一句話。” 雖然在場的聽眾里,有一些人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聽說書先生講這個故事了,但還是忍不住屏息凝神,豎起了耳朵一副認真傾聽的模樣。 說書先生提高了自己說話的音量,保持在即將破音但又沒有破音的邊緣之上,激動無比的說了出來。 “華夏之希望,在于大明。大明之希望,在于朕。朕之希望,在于四萬萬華夏人。” 聲音落下之時,叫好聲轟然響起。 無論是從大明打敗了列強的民族情節(jié),還是大明國開國皇帝趙無極的漢人身份,或者是對武狀元、天下第一高手這樣的強者崇拜,更有武帝趙無極于萬軍之中斬將奪旗的無雙勇武,諸如此類種種,除了那些誓死效忠清廷的人,或者是被太平天國洗了腦的人,沒幾個能夠敵視趙無極和他的大明國。 對于普通人來說,打仗雖然會影響生活,但趙無極的狀元軍,向來都是有口皆碑,從不擾民不說,還不從國內(nèi)行商身上收取厘金,只找外國人要錢。 相比之下,清廷和太平天國,以及之前的湘軍,還有更多和湘軍一樣的勇營,口碑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叫好聲作罷,嘈雜的酒樓之中,有豪客往說書先生所在的臺子上面,扔了幾兩碎銀。 “再給本大爺好好說一說,那大明武帝趙無極,以天子之身,一人獨守國門的事。” “好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