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京口蒜山渡-《南朝梟雄傳》
第(1/3)頁
船上眾人不是韓家的蔭戶便是家兵義從,郎君執意要走,誰也不敢攔著,況且大伙也都知道情勢危急,于是只說了兩句,便都去幫著起錨揚帆,直到出了秦淮河進入大江,韓端這才松了一口氣。
到了此刻,江上來往船只眾多,就算毛喜再派人追來,一時間也休想找到他們。
三百石的帆船在鏡湖之內尚可勉強稱作大船,但到了大江之上,卻一下就相形見絀,只能稱作小船了。
南北朝時期,舟船發展已經極具規模,戰船有了高達二十余丈的大型樓船,可載士卒一千余人,南方的商船大者甚至達到了萬石、兩萬石,兩千石的船也只能算作平常。
韓端站在船頭,看著江面上來來往往的千石大船,羨慕得口水都差點流了出來。
“濟之,我們也買幾條兩千石的船吧?”
張和轉過頭來:“日后運鹽都走漕河,用不著大船吧?”
“走漕河不合算,太費錢了,買了大船之后還是得走大江。”
破崗瀆的開鑿,主要是為了縮短到京師的運輸里程,避開大江逆行的風險,方便運送三吳之地的漕糧,但破崗瀆是梯級運河,四五十里的水道就建了十四個埭堰,將河道逐步提高再逐步降低。
船只過堰時,需要用牛和絞盤將船拖到壩上,再放入相鄰的河道內,麻煩不說,關鍵是費錢,而且有官船、漕船過的時候,就不許民船通過,有時一等就要等上一整天。
正因為此,韓端才一心想著買大船走大江,但想買現成的船卻不容易,得去船場定做。
“買船的事,老嚴回去之后就問一下,看看價錢如何,若是不貴的話,就多買兩條。”
會稽除了盛產糧食之外還出產瓷器,聞名天下的“越瓷”便是產于余姚、上虞、紹興一帶,其時已經遠銷海外,因此,會稽郡的航運業和造船業都十分發達,上虞的民間船場甚至能造上萬石的海船,兩千石的船自然也不在話下。
京師至京口江面寬闊,風浪其實也不大,船帆吃滿了風,快逾奔馬,一百多里的路程,只用了兩個多時辰便告結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咸丰县|
成武县|
宁明县|
耿马|
利川市|
布尔津县|
乐平市|
平武县|
永登县|
泰顺县|
怀来县|
烟台市|
安陆市|
封丘县|
会理县|
大英县|
上饶县|
武义县|
佛山市|
大埔县|
兴业县|
桂林市|
都江堰市|
巍山|
普安县|
仙桃市|
南安市|
都安|
古浪县|
辰溪县|
仙居县|
莎车县|
湘乡市|
景德镇市|
福建省|
乌兰察布市|
景谷|
乌兰察布市|
阿克|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