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狹路相逢-《大奉打更人許七安》
第(2/3)頁
除了以上兩種原因,大乘佛法適合傳教、傳播的特性也至關(guān)重要。
它更容易被底層的百姓認可。
趙守一邊欣喜,一邊皺眉:
“我們是不是低估大乘佛法的傳播力?若立大乘佛教為國教,假以時日,大乘佛教會在中原遍地開花,難以遏制。”
魏淵絲毫不慌,微笑道:
“大乘佛教與西域佛門不同,不會出現(xiàn)菩薩和佛陀這個層次的強者。再說,大乘佛教信仰的是度厄,以及至高佛許寧宴。”
趙守略一沉吟,便放心了。
缺乏頂尖強者,意味著可以遏制、打壓,限制發(fā)展。
信仰的是許寧宴,則能讓大乘佛教處于可控范圍,不至于養(yǎng)虎為患。
魏淵接著說道:
“此番尋趙大學士來此,是想與你商議如何把那三十萬,甚至更多的西域人遷到中原。”
這是一項浩瀚的工程,單是護送和后續(xù)的安排就不是一般勢力能搞定,只有大奉這樣的王朝才有相應的國力。
趙守端著茶杯,緩緩道:
“去年的寒災和云州叛軍影響甚大,中原至今還沒恢復元氣,人口銳減,田地荒廢,雖讓人痛惜,但于此時而言,恰是機會。
“大奉有足夠的土地安頓大乘佛教信徒。
“但大規(guī)模遷徙必定鬧出動靜,最好是分批東奔。至于糧食方面,仲夏已至,秋收不遠,倒是不怕養(yǎng)不活這些人。”
另外,遷徙到中原的西域人可以成為重要的勞動力,正是大奉此時所需。
魏淵補充道:
“必須要在佛法大會之前遷徙到中原。”
接下來,兩人具體商議了安頓大乘佛教徒的地區(qū),如何分批東奔、需要多少人手護送、規(guī)劃路線等等。
末了,趙守提議道:
“稍后把此事告訴王貞文吧,你這個帝國縫補匠在大局觀上無人能及。但具體到細節(jié),王貞文比你要強的多。”
魏淵笑著點頭,突然問道:
“這大乘佛教的氣運,是否歸于許七安?”
趙守沉吟道:
“既是國教,大奉分一成,度厄分一成,許寧宴獨得八成。”
院長嘆口氣,有些羨慕的說道:
“你當年培養(yǎng)那個小銅鑼時,可曾想過會有今日?”
魏淵一聽,頓時放下茶杯,把雙手攏在寬袖中,淡淡道:
“李妙真說過一句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于我而言,同樣如此。”
他笑容平淡,目光溫和,但趙守能清晰的感覺到魏青衣眼神里、語氣里潛藏著的得意。
瞧把你得意的........為人師表的趙守,面無表情的抿了一口杯里的茶水,嘶了一聲:
“你這是陳茶吧。”
魏淵一愣,低頭看了看茶杯,糾正道:
“這是今年慕南梔種的第一批新茶,許寧宴出海前特意送來的。”
趙守露出“疑惑”的表情:
“可我記得許寧宴娶了臨安殿下后,花神就不種茶了,這事兒還是二郎與我閑聊時,說出來打趣他大哥的。哦,可能是我記錯了。”
魏淵:“........”
..........
西域,天空藍的讓人心醉,白云靜靜的掛在天邊。
高大巍峨的阿蘭陀山脈聳立在藍天白云之下,仿佛亙古便已存在。
阿蘭陀山腳下的曠野上,來自西域各個城邦、國都的信徒們,三步一叩首的向著圣山而去。
他們無比虔誠,他們的信仰高于一切,包括親情和對君王的敬意。
在西域神權(quán)至高至上,帝王不過是傀儡,貴族是神權(quán)之下的仆人。
生活在西域的百姓,可以不敬君王,可以對貴族不忠,但不能沒有信仰。
而他們的信仰,只對那位至高無上,亙古以來唯一的佛。
尤其是當他們遙望遠方,看見那座高大巍峨的圣山后,心里愈發(fā)敬畏,愈發(fā)虔誠。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健康|
城固县|
石林|
嘉义市|
吉林省|
加查县|
土默特右旗|
邮箱|
灵寿县|
昌平区|
昌图县|
衡阳县|
灵川县|
饶河县|
遂平县|
利辛县|
安新县|
尉犁县|
南漳县|
商丘市|
永济市|
伽师县|
岳阳县|
霍州市|
邻水|
济阳县|
屏东县|
方城县|
阿荣旗|
黎平县|
光泽县|
明溪县|
大冶市|
石柱|
离岛区|
天等县|
襄垣县|
石棉县|
迭部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