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飛,我再飛,我接著飛!” 手持斑竹竿的李昊,生拉硬拽的不斷飛魚。 一條又一條石九公破海而出,隨后被他丟進魚護里面。 不知不覺間,太陽就爬到頭頂了。 接了電話的李昊,拿著魚獲去賣錢。 “全是石九公,總共六斤四兩,一共三百二。”李洪書算了算賬。 “沒問題。”李昊點了點頭,對方是他隔房五爺爺。 李家村的字輩,從高到低依次為珍、惜、洪、昌、朝、永、遠、定、乾、坤。 李昊是朝字輩,對方是洪字輩,輩分比他高兩輩。 李洪書是李昊三祖父李惜和的小兒子。 祖父李惜仁排第二,大祖父李惜才,三祖父李惜和...... 祖父祖母級別的人,目前都住在山上。 “你小子厲害。”李洪書贊道,半天能賺三百多的人,村里屈指可數(shù)。 “我也是運氣好。”李昊訕笑一聲,多少有些得意。 在醫(yī)院上班,全部加起來,一個月也就五千左右,扣了五險一金,就只有四千出頭,看似還不錯,實際也就一般。 沒有編制之前,醫(yī)院想怎么開除他,就怎么開除他。 很多在醫(yī)院的年輕醫(yī)生和護士,不怕苦不怕累,還不是為了一個編制! “現(xiàn)錢,收付寶,還是藤信?”李洪書問道。 “隨便。”李昊隨口說道。 “那我給你藤信。”李洪書掃碼付錢。 賺了三百多的李昊,笑容滿面的回家吃飯。 “你釣的魚呢?”李昌全問道。 “賣了。”李昊回答道。 “賣了多少錢?”魏穎問道。 “三百二。”李昊沒有隱瞞。 “這么多?”李昌全難以置信。 最近三個月屬于禁漁期,不準(zhǔn)出海捕魚。 好在每人都有十來畝地,依靠種地也能維持生活。 種點蔬菜,拿到鎮(zhèn)上去賣,賺點生活費不成問題。 在海邊和江邊,釣魚抓螃蟹,也能弄點零用錢。 “你差不多九點鐘才出門,兩個多小時能釣這么多?”魏穎疑惑道。 “全是石九公,釣了六斤多。”李昊笑道。 “要是每天都能賺三百多,不比上班差多少。”李昌全說道。 “要不,你去跟李二學(xué)直播。”魏穎提議道。 “以他的口才,直播只有餓死。”李昌全打擊道。 “先釣一個月的魚,如果沒賺到一萬,我就去找工作。”李昊說道。 “也好。”李昌全點了點頭。 吃了飯,李昊又拿著裝備前往海邊。 上午漲潮,下午落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