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諸溫等人追著大理軍的尾巴跑,卻也沒能得以和這些大理軍開戰(zhàn)。看起來,這些大理軍完全是不顧后勤補給路線的。 這讓得劉諸溫等人心中都隱隱有些不妙預(yù)感。 糧草斷絕乃是行軍大忌。 大理軍行進速度頗快,軍中不可能帶有太多糧草。而他們卻繼續(xù)往大宋深處行進,這只能說明,他們在大宋境內(nèi)埋有棋子。 這棋子,定然也會像夔州路那些叛臣那般選擇投向大理。到時候,那些城內(nèi)糧食都將歸大理軍所有。 于是,他們只得繼續(xù)賣力追著越李軍的步法。 而在羅氏境內(nèi),張玨也如同劉諸溫等著這般,只是率軍攆著大理軍的屁股。 大理軍打定主意不和宋軍交鋒。 誰也不知道,段麒麟到底在大宋國內(nèi)還埋有多少暗棋。也不知道,趙洞庭重新政審能否奏效。 如果能揪出那些暗棋,扼制國內(nèi)有人舉城投降。大理軍必將陷入困境。 夔州路境內(nèi)。 相繼有十余座縣城、州府投向新宋以后,這種趨勢終于是止住。段麒麟埋下的暗棋大概是全部都冒出頭了。 新宋白馬軍得以在夔州路境內(nèi)有極為遼闊的生存之地。后勤補給更是不用擔心。 光是這些投降城池內(nèi)的糧草,怕就能夠支撐他們作戰(zhàn)不短時間。 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竟是仍然不進攻重慶、達州。而是將大軍分散在各個縣城內(nèi),且同時向著周圍的小縣城發(fā)起了進攻。 新宋軍沿途過處,大宋的縣丞、小鎮(zhèn),甚至是村落,都被他們占據(jù)。 這自是讓得岳鵬、杜滸等人好生頭痛。 雖然苗右里、趙大、趙虎這時候也已經(jīng)趕到重慶府內(nèi),但大宋的兵力無疑還是遠遠不如白馬軍。 他們要守城容易,出城卻必然會有兇險。 無奈之下,岳鵬、杜滸等人只得將這種情形飛鴿傳書給趙洞庭。新宋軍避重城不戰(zhàn),肆虐各地城鎮(zhèn)。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