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瑞雪的精英小隊在一片謾罵聲和對趙奕晗的仇視之中,揚長而去。 來得也快,離去的時候也絲毫不拖沓。 行動失敗,按照瑞雪的規矩來說,他們會受到不輕的處罰。 但如果這次回去,能夠對瑞雪即將面臨的危難有所幫助,那哪怕受到再大的處罰,也義不容辭。 更何況,雖然他們看不起趙奕晗,覺得趙奕晗根本就不配做瑞雪城的人。 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趙奕晗的劍道修為已經臻至化境。 有趙舞玨多年來的悉心培養,自身又有天賦、又能吃苦耐勞。 雖然年紀輕輕,比至少九成以上的第四步劍修都要年輕,但單論劍道,瑞雪城青年一代幾乎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了。 別看他這些年來境界晉升飛快,就誤以為他的境界不穩固,就誤以為他是只追求境界而并未穩固境界。 實際上恰恰相反。 他從來沒有著眼于境界的提升,一直都在打磨心性,打磨自己的劍道。 每次破境都是水到渠成。 自然而然的破鏡成功,所以他的境界沒有絲毫虛浮不穩之處,穩如泰山。 實力境界就是實打實的。 這世間就是有這樣的一種人。 明明看上去資質和你差不多,比如同為三九之資的趙赫和趙奕晗,但趙赫卻偏偏怎么追趕也追不上趙奕晗的進步。 苦功是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就說明了一個自古以來就有的問題…… 三九之資可能并非資質的頂點。 否則怎么可能有人的資質會突破三九的范疇? 否則為何三九之資中也會有進步速度快慢不一的情況? 只不過那個領域,在現階段的武道修行中還算是未知領域、未知范疇。 自武道誕生以來,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歷史,是一步一步演變至今的。 但從來沒有人說過現階段的武道已經是完善的了。 武道仍然在與時俱進。 在大概百國混戰初期,還沒有史書進行記載的時候,劍修并沒有成為一個大規模的流派。 更沒有現在繁榮的幾乎可以算是武道之外的另外一種修行…… 那時候,武道就是武道,純粹至極。 無論使用什么兵刃,都沒有什么劍仙、劍氣內氣之分等。 可后來才慢慢演變出了劍修的存在。 而現在,武道仍然處在不斷的進步之中。 所謂武無止境。 在上一代人眼中,第五步第四境就已經是武道的極致了。 而趙舞玨開辟五境劍仙的境界,可謂跨越時代,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而在近幾十年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第五步,到底是不是終點? 會不會在五步之上,還有著沒有被人類挖掘出來的境界? 有人提出:想要達到五步之上,先決條件便是擁有“突破三九之資”的資質。 只不過這種說法究竟是不是真相,沒人能給出明確答復。 但因為提出這種觀點的乃是瑞雪城歷史上的一位偉人,名聲極廣,史書上對其著墨極重。 所以這種不明真假的消息從很久以前就不脛而走。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隨著宗師譜上的強者變得越來越多,隨著武道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繁榮、越來越普遍化…… 人們的眼光也就對方的更加長遠了。 開始試圖發掘那些所謂“突破三九之資”的天賦的人才,俗稱為“破九之資”。 趙舞玨一人辟萬古,民間就自動將趙舞玨定義為了是破九之資,而且凡是宗師譜上出類拔萃之人,可能都是破九之資。 而反推之,擁有破九之資的人,很可能能夠擁有比常人快上數倍的破境速度。 未來之成就更是不可限量。 不過這樣的人太少太少了。 就算是上次劍道大會之上,被挑選出來那十個瑞雪翹楚,也頂多只有一個兩個的天賦能夠達到“破九之資”的范疇。 而且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破九之資,還要有所存疑。 在瑞雪城人眼中,唯一一個可以完全被確定為就是與趙舞玨同為三九之資的人,就是趙奕晗。 只有他一個。 所以,那些對趙奕晗深惡痛絕,想盡一切辦法排斥趙奕晗、想要讓趙奕晗從瑞雪城滾蛋的…… 還有極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眼紅。 他們內心非常憤慨,非常想問上一問。 憑什么? 憑什么他趙奕晗連本命劍都拔不出來,明明就應該是一個廢物的! 為什么進步速度卻比他們還要快!? 為什么卻能夠得到城主的青睞?! 是的,趙奕晗自幼生活至今的生活環境就是如此畸形,如此的不公平。 他曾詢問過師父趙舞玨。 “老師,當我實力不濟,拔不出本命劍的時候,身邊到處都是冷眼與譏嘲,那我沒話說,是我廢物。 “但當我拼盡一切努力去彌補我沒有本命劍的這個空缺……” “能夠稍微有所成就后,身邊的譏嘲聲、反對聲反而更多了呢?” “為什么?為什么大家永遠也不能真正認同我,永遠也不能接受我的存在?為什么啊!” “我也想,想一個正常的瑞雪人那樣生活,我也想有伙伴與我一起修行,暢談!” 趙舞玨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告訴他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