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殿下,臣請赴嚴府與嚴東樓對質,一日追不回歲賜,臣就住他嚴府一日。”殷士儋再一次主動請纓,準備直接去嚴府找嚴世蕃對質,追討歲賜。 殷士儋話音剛落,陳以勤就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道:“正甫啊,你這么去找他對質,于事無補,這種放不到臺面上的事情,他怎么會承認呢。” “那該怎么辦,去找嚴嵩?”殷士儋聲音低了下去,猶豫了一下道。 “有什么區別嗎?”陳以勤反問道。 “也是啊......” 殷士儋嘆息了一聲,這件事雖然是嚴世蕃做的,但是嚴嵩肯定也是知情,甚至是指使或者默許的,人家是父子,立場肯定是一致的,對外自然也是一致的。 既然直接找嚴世蕃攤牌行不通,那就只能另想它途了。 戶部尚書不行,嚴世蕃不行,嚴嵩也不行,那圣上呢,圣上總會給裕王做主吧。 “以我等個人名義稟與圣上,可否?”陳以勤眼睛一亮,提議道。 陳以勤也知道二龍不相見的事,沒有提議讓裕王去找嘉靖帝,而是建議以個人名義上奏嘉靖帝。 “不可。” 高拱和陳以勤同時搖了搖頭,相視一眼后,陳以勤接著解釋道:“若是如此,豈不是與嚴世蕃直接撕破了臉,會給裕王平添諸多不便,弊遠大于利。” “不過若是上奏時,不談嚴東樓暗令戶部不發歲賜之事,只談裕王殿下歲賜三年未發,奏請戶部下發歲賜,如何?” 陳以勤思考了片刻,在殷士儋建議的基礎上迂回了一下,復又提議道。 “我覺的可行。”殷士儋聽了陳以勤的建議后,眼睛一亮,附和道。 裕王聞言,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朱平安暗中微微搖了搖頭,陳以勤的建議看似可行,實則是行不通的。 首先,上奏時不提嚴世蕃暗令戶部不發歲賜,只談裕王殿下的歲賜三年未發了,奏請戶部下發歲賜,這有點掩耳盜鈴和想當然了。以嚴世蕃的驕傲和聰明,不管你上奏時說不說他,只要你談三年未發歲賜,那就已經得罪他了。 另外,你們忘了圣上“二龍不相見”的箴言嘛,圣上對這一句箴言的重視程度,可不僅僅是不見裕王、景王兩位皇子,而且連兩位皇子的消息都不愿聽見。這種專門上奏裕王歲賜的奏折,一定會被壓下的。 “也不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