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兒啊,我的兒啊,你這是這么了,你為何會這樣啊,我的兒不就碰了一下姑娘么,你們這些天殺的居然要殺他,你們真是好大的膽子啊。” “太子?那個人是太子,太子你救救我爹,救救我爹啊。” 有人暴怒,失去了理智,咆哮道:“太子怎么了,太子的命珍貴,我爹的命就不是命了么?” 那一向寵溺兒子的老婦人嚎啕大哭,撒潑打滾,讓伺候她的奴婢丫鬟們大驚失色,只見她忽然起身,對著鏡面中的夏侯淳怒吼道: “太子你怎么還不去死,你死了才能換回我兒,你早就該死了。” “死!!請太子赴死!!” “請太子赴死!!” 樓閣中宋延清朗聲大笑,大袖一揮。 似有玄妙陣法開啟,將外間的百姓的呼喊聲傳入陣中。 有大罵宋氏恃強凌弱,不擇手段,以及心狠手辣的聲音,也有瞳孔求饒,砰砰磕頭的聲音,更有斥責宋延清胡作非為、濫殺無辜的滔天罪孽行徑的聲音。 但更多的卻是對太子夏侯淳無能、貪生怕死以及冒犯宋延清的責怪與埋怨,還有怒罵與斥責。 甚至還有人詛咒夏侯淳,為何不能一死了之,讓她們的兒子、丈夫、爹娘等安然歸來,他們希望夏侯淳乖乖奉上自己的腦袋,引頸自戮,這樣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否則,他便不配當這個太子! 這,便是民意。 對他們而言,死一個毫不相干的太子,換來自家親人的平安,無疑是最佳選擇。 所以他們對夏侯淳毫不作為感到憤怒,對他的無能為力大肆謾罵乃至詛咒怨恨,更對夏侯淳不能向宋家跪地求饒而大肆口誅筆伐。 東城宋氏乃是沁州地頭蛇,即便是沁州軍政大員都要禮讓三分,更別說他們這些平民老百姓了,更是畏懼到骨子里。 太子死了,還會有新的太子,可宋氏不會覆滅。 沁州內外也不會容許他們覆滅。 因為,沁州,就代表著宋氏。 沁州刺史是宋京,沁州都督是宋氏姻親,六曹主官更是與宋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爪牙、親信以及黨羽遍布了整個沁州上下。 而這,也是為何堂堂中樞閣老驟然病逝數月,太康竟絲毫不知的根本緣由。 因為,是整個沁州在隱瞞。 而非某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