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作為‘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的天才少年,他幼年生活富足,可是越是長大越是撲街,貧苦的生活折磨得他很難不面對現實。他也想跟李白一樣瀟灑仗劍走天涯,酒足踏歌過長街,問題是生活不允許啊,年已三十三歲的他不再是那個‘裘馬輕狂’的十九歲少年。 那時候他有兗州做司馬的父親,現在他是別人的父親。 當然他不知道自己的悲慘其實才剛剛開始。 后面更慘。 非但考試失敗,仕途無望,后面還會餓死兒子。 等到安史之亂爆發,他被叛軍俘虜了,更慘的是因為名氣太小,官職太小,不被重視,根本沒有囚禁,而同樣被俘的王維則被嚴加看管……嘗嘗一個詩圣,得到這個待遇,這種結果,讓后人看了簡直哭笑不得。 “愿聞天啟之詩。” 杜甫同樣想知道李奧是一個什么樣的年輕人,這是個普通慕名的富家子弟,還是有真才實學呢? 李奧大笑。 擺手。 “吟詩作對非我所長,不過小子倒是聽過別人名句,愿與兩位分享。” 李奧站起來,先給李白和杜甫倒酒。 然后清了清嗓子。 “有位長者名范仲淹,其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德,曾有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好詩,恨不能與此長者相識。”李白激動得擊掌興嘆。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杜甫聽后,感覺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這人有圣賢之心啊! “范仲淹老先生不在此世,難以介紹相識,倒是文正公詩中鱸魚,另一位陸放翁詩中‘未說盤堆玉膾,且看臼搗金虀’的‘金齏玉鲙’可以請太白兄子美兄品嘗一二。”李奧將手底一翻,翻出一盤魚肉切片,堆起來仿如雪堆,周圍輔以金色調料為飾的刺身拼盤。 李白和杜甫驚呆了。 你隨意道出圣賢之言振聾發聵,以及為美食即興吟詩也罷了,竟然還能變出一盤魚生來輔? 你的袖子應該藏不住這么大的一盤魚生吧? 李白反應過來后。 第一時間。 竟然是伸手快速挾起一片魚生刺身,輕沾調料,急送入口。 “哇~此魚入口即化,而且鮮美之中略帶有冰涼,吃起來口感爽滑香甜,毫無腥味,卻別有橙香,種種滋味妙不可言!”李白發誓這輩子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魚生。 他剛才吃魚生不僅僅是吃貨本能,還有看看魚肉是否由李奧隨身攜帶之意。 假如隨身攜帶。 即使做好立即前來,恐怕魚肉也已經有損鮮美。 可是這一吃,非但鮮美無損,反而有種冰涼保證口感,更有橙香刺激口腔加強魚肉的香甜…… 如此看來。 這位李奧必是仙家之人,否則不可能擁有如此奪天地造化之神通。 杜甫跟李奧有所不同,他對于求仙問道沒有李白那么有興趣,更多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 當然不代表他看見神仙式的舉動不震驚。 “子美兄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