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往后站!都往后站!”乘警的聲音逐漸大了起來,一個乘警留在進入的那個門的位置,其他的乘警則從前向后捋順著檢票。 因為乘客手中的票都是很多都是不對號的,列車什么時候都超載,一般情況下,兩個人的硬板座位坐三個人,三個人的硬板座位坐四個人。 一聽要檢票,都四下里翻著兜找火車票,所以,在乘警在檢票的時候,就好像是石子扔進水盆里,整節車廂都出現了一種蕩漾的感覺。 如果全程只檢票一次的話,李忠信覺得還可以,可是,全程需要檢票的次數特別多,每到達一個大站以后,乘警就會帶著乘務員到車廂里面檢票一次。 當然了,有印象的人并不需要再次檢票,他們主要是抽查那些剛剛上車沒有座位的人。 乘務員當時是一件十分辛苦的活,地上那一層的瓜子皮、花生皮、冰棍紙,各種果核,還有惡心人的痰。 雖然乘務員很累很辛苦,但是,那可是賺錢的活。 不光是因為走車能夠幫助親朋好友從全國各地帶回一些好的東西,更是因為他們在檢票過程中的灰色收入。 這個時候的灰色收入是很好賺的,上車沒有買票混上火車的人,一般都哭窮或者是說身上的錢不夠,總之能少花一點錢,他們絕對不會多花一點錢。 比如沈城到京城那邊的車票價格應該是三塊錢,可是,他們給乘務員一塊錢,就可以乘坐這次火車了。不過出站臺的時候,乘務員是不會保證你能夠順利從車站出去的。 這個時候乘務員還有其他的收入,每過一個小時,香煙,汽水,五香瓜子的叫賣聲音就上來了。 這個時候和九十年代那種推著小車售賣有著一些不同,他們是挎著一個布袋子,把香煙,汽水,瓜子這些東西放到袋子里面,乘客要什么,他們就從里面拿什么。 最讓李忠信感覺到好笑的是,每經過一個大站停車以后,都會有沖上來賣雜志的,“看書了,看報了,旅途勞累,看書解悶。鄉下寡婦,晚上不睡,和鄰居好上了。都市姐妹為何背靠背……” 對于這些賣雜志小畫報的,乘務員基本上都不聞不問,這些人每年都會給相熟的列車員買上一些好東西,也算是互惠互利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