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3、每一層洞窟會出現一道無屬性的純陰罡風,每收集一道計20分。 最后按積分高低進行排名,以分數最高的小組為第一名。 另外,在比賽時間內,陰風洞中允許死傷。 當山長說完最后一句話時,全場“嗡嗡”起來:允許死傷的意思,不就是允許搶奪其他隊伍收集的罡風? “安靜。”山長拍拍手,身后忽然升起幾排水鏡。每一面水鏡都是約一人高直徑的圓形,從中清晰地映出陰風洞中的情景。奇妙的是,水鏡并未受陽光影響,即便站遠了看,也看得清鏡中情形。 一共有13面水鏡,正對應13個入口、13個小隊。 “你們在洞中的表現,都會通過水鏡反饋給在座師長。雖然允許死傷,但我門修士仍當顧全大局,有所為有所不為。”山長提點幾句,再捋一捋山羊胡,“現在,各小隊的小隊長上來抽出入口對應的編號。” 蔣青蘿黑著臉,抱著抽簽箱。箱子是個玲瓏的十二面體,四紅四白四黃,光彩流轉,顯然也是一件靈器。 十三個小隊長來到臺上,謝蘊昭自然也在。蔣青蘿睨了她一眼,道:“你最后一個抽。” 謝蘊昭問:“為何?” “我瞧你實力不怎么樣,運氣卻很好,讓你在其他人前面抽,怕是壓了眾人氣運。”蔣青蘿到底當了二十多年搖光真傳,挑釁技能一等一。 謝蘊昭也不惱,笑容可掬說:“難怪蔣師姐眼圈發黑、眼神發直,看來是該洗洗眼睛了。” [來自蔣青蘿的【惡感值】1] [來自xxx、xxx……的【驚嘆值】1] “你……”蔣青蘿面露惱色,卻忽態一僵。瞥一眼東南方,重重冷哼一聲。 謝蘊昭越發笑瞇瞇,再次感覺到了有人撐腰的快樂。 山長等人在邊上看著,神態輕松,都不去管他們之間的暗中來往。 蔣青蘿不敢再多說,只將抽簽箱往前一遞,惡聲惡氣道:“那就一起抽。把手攤開,都跟我念:‘吉時有運、百氣衡均’!” 吉時有運、百氣衡均—— 十二面的箱體中傳來一陣碰撞聲。十三道流光飛出,紛紛落在各人手中。 謝蘊昭接住一道光,攤開一看,是一張簽條,上面寫著:拾叁。 蔣青蘿伸長了脖子專門看她的簽,看清之后就喜形于色,幸災樂禍道:“嘿嘿。” [來自蔣青蘿的【好感值】1] 能讓她這么高興,看來這是個下下簽。謝蘊昭心中有數,回到隊伍中,叮囑兩個隊友:“我抽到的入口興許有些問題,進去后要小心。” 石無患滿不在乎,還調侃道:“看來天靈根也不全是好運氣,但也說不準是被我連累了。怕什么,無非就是個陰風洞,你連浮海角都敢跳,還怕這個?” 佘小川認真道:“謝師叔別擔心,我會好好努力的。” 謝蘊昭有些感動,揉揉佘小川的頭發,再拍拍石無患的肩,說:“只要你不吃我家窩邊草,我們就一輩子是好兄弟!” 石無患險些翻個白眼:“去去去!我眼光也是很高的好不好!” 謝蘊昭大怒:“你看不起我妹子?” 石無患有些抓狂:“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還要我怎樣?!” 謝蘊昭略一沉吟:“你千萬不要在我婚禮的現場?”* 石無患:??? …… 風來山山頂北側,少女抱劍而立,閉目養神,發上點翠金釵垂落不動,視四面清風如無物。 她身側的少女左右張望,尤其盯著那邊的絳衣使看個不停。她動來動去的樣子與何燕微形成鮮明對比。 顧思齊笑道:“楚楚,你在看什么?” “啊?”陳楚楚有些被嚇一跳,下意識道,“沒、沒看什么啊。” “嗯……嗯?你慌什么?”顧思齊先應了一聲,才有點奇怪,也跟著瞧了兩眼她注目的方向,“那應當是戒律堂執風院的絳衣使。學年大比可能出現死傷,所以要有絳衣使見證。上回在浮海角,不是同你說過了?” 陳楚楚干笑:“哈哈哈是呢,我知道呢,見證么,當然了……我就是在想,上回在浮海角看到的好像不是這些人。” “戒律堂那么大,怎么會只有幾個人?再說,上回見到的是執風院使。他在門內地位頗高,應當不會出席區區不動境弟子的比賽。”顧思齊細細解釋。 陳楚楚“噢”了一聲,說:“也是。” 心中卻莫名地有點失望。 她看不見的是,在遠處的隱元峰上、戒律堂中,有人隨手畫了水鏡,監視著風來山頂的情況。 面容蒼白的男子看著畫面上那個打聽他行蹤的小弟子,微微一怔,而后低低一笑:“真是小姑娘。” 平靜的心海,卻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波瀾。 他浸在藥浴中,瘦弱的軀體上布滿詭異的朱砂符文;殷紅的痕跡一亮一滅,迅速將藥浴中的靈力抓捕過來,導入他的靈脈之中。 空蕩蕩的房間里,猛然爆發出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聲。 “……咳咳……呵……還不如看看單純的小姑娘開心呢。” …… 風來山,比賽現場。 各小隊被領著走下了四面彎彎曲曲的小路。中央的各面水鏡上投映出各隊前進的畫面,并浮出對應數字,好讓圍觀眾人清楚各小隊抽到的簽號。 衛枕流放下書,稍稍直起身,一眼就看清了師妹所在的地方,以及她對應的那個“拾叁”入口。等他發現那里通往何處時,面上笑容卻稍稍收了起來。 一道白影自天外飛來,倏然落在他身邊。來人銀藍色的長發、琉璃般脆弱柔美的面容頓時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 許多人都同他打招呼。看來他雖然來得不久,人緣卻頗好。 溯流光瞧瞧水鏡,等看清謝蘊昭那面的處境時,眼中就閃過一絲盎然趣味,扭頭問:“居然是最難的一個。你要怎么辦?” 衛枕流擰眉注視著水鏡,片刻后又舒展神情,重新倚靠在巖石上,拿起書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