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憑借著出色的武藝,與平日里積累下來的一定威望,趙云成為了這支將近三百人的、臨時組建起來的隊伍的首領。 成為領頭之人之后的第二天,趙云就帶領著這些人從常山真定出發,一路朝著河內郡而去,去找公孫瓚進行投奔。 準備參加到討董大戰之中,為之出上一份力氣…… 一路的風餐露宿,夜住曉行之后,趙云率領著眾人,來到了河內。 經過了一番的曲折之后,來到了公孫瓚這里。 趙云帶著人來到公孫瓚這里的時候,公孫瓚劉備等人,已經從落敗奔逃回來的張邈那里,得知了劉成不在汜水關,而去跑去了孟津渡那里去大展神威的消息了。 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一直帶兵駐扎在這里,名義上是堵住汜水關內人馬,不讓汜水關人馬出關、實際上卻一直心情沉重的在劃水的公孫瓚的幾人,心思立刻就活泛了起來。 劉成這個中山靖王之后的敗類,在這里的時候,他們嘴上的話說的非常硬實,但心里面都是有些犯怵的。 飄逸的胡須已經不見了的、重新叫回了關長生這個名字的關羽,馬上就向劉備請戰。 胳膊上的傷也好了的張飛,也一樣是扯開自己的嗓門,跟在自己二哥后面嚷道:“俺也一樣!!” 公孫瓚得到趙云領兵來投靠的時候,關長生和張飛正在那里對著汜水關進行激將。 而他本人,也在那里磨刀霍霍。 但就算是這樣,公孫瓚也在第一時間里,就從前面離開,返回中軍大營,親自卻接見這帶兵而來的常山人。 公孫瓚當然不知道這個常山趙云,是一個能夠與大名鼎鼎的長坂坡,殺一個七進七出,從而一戰徹底揚名,讓后世無數人為白馬銀槍趙子龍的風采而感到著迷的存在。 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想到,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居然會有人帶領鄉勇過來投奔他。 并且,這些人還不是遼西人,或者是幽州人,而是冀州人。 這個時代的人,在地域上面的認同感,以及劃分上面,是很看重的。 冀州牧是韓馥,聯盟的盟主是袁紹,結果這出身冀州的趙子龍,兩人誰都沒有投靠,偏偏就認準了他這個遼西白馬。 這如何不讓公孫瓚感到欣喜? 如何不讓他鄭重對待?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