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張遼聞言,臉上露出了一些笑容,對成廉說道:“正面攻打,太費時間,攻打那樣的險要關隘,必定是要費上許多兵力。 太過于不劃算…… 而且,做事情,不能將所有的寶,都給押到一個地方。 正面那里,需要有人去打,同樣也需要有人兵行險招。 不然,若是真的正面那里遷延日久,攻打不下來,那事情可就真的不好了! 多從一個地方,進行攻擊,就總是多一種成功的可能!” 他頓了頓又說:“而且,皇叔來的時候,就與相國說,最遲到年底,就帶著兵馬會還。 如今,時間已經到了八月,距離年底還有四個月。 四個月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倘若事情哪里出現了一些變化,導致皇叔沒有在年關之前,帶領得勝之師從益州返回長安,豈不是落了皇叔威名?” 口中這樣說著,張遼又深深遙遙指了指西川的位置:“成兄莫非覺得,這劉焉就只會讓手下兵馬死守兩處關隘,而沒有其余的一些動作,來應對此事嗎?” “文遠什么意思?莫非這劉焉還會讓兵馬悄然出關,或者是從別的什么地方出來,攻打我們不成? 如此最好,離開了險關,這些西川兵馬,什么都不是!” 張遼微微搖搖頭:“我說的不是這個。 而是益州之外的地方。 比如荊州劉表,比如濟北相鮑信、袁紹袁本初,南陽太守袁術,比如陶謙,比如公孫瓚…… 劉焉十有八九不會坐以待斃。 有極大可能會派遣人手,去到這些地方進行游說,讓這些人一起起兵,進犯長安。 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這里的戰事肯定會受到影響。 拖下去,對我們這邊很是不利。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速戰速決,盡可能快的將西川給攻打下來。 如此以來,那些蠢蠢欲動的勢力,全都會安靜下來!” 原本的時候,成廉一直覺得,論起打仗這些,他并不比張遼差。 張遼之所以會有這樣大的名聲,地位超過了自己,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劉皇叔給了張遼大好的機會。 使得張遼孟津一戰成名! 若是自己有張遼那樣的機會,自己也一定能夠一戰成名! 成就不輸于張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