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董旻很會說話,帶來一些親手做的飯菜,給董母吃。 把老婦人哄得臉上眼里都是笑。 母子二人說著話。 說著說著,在董旻有意識的引導之下,話題就回到了從前,開始懷念以往的日子。 二人話題之中,有董旻那早早去世的父親,有那死去的兄長,還有董卓早夭的兒子。 人老了,最喜歡的就是回憶過去,與兒孫絮絮叨叨的說上一些從前的事情。 這些事情,哪怕是說過了很多次,也永遠不嫌煩,說不夠。 老婦人在這里絮絮叨叨的說著,董旻就陪著說。 不過更多的卻是傾聽。 這樣說了一陣兒之后,老太太忍不住的流出眼淚來。 說她丈夫和大兒子以及那些孫子們命苦,早早的死去了。 沒有見識到如今的好日子。 如果能夠見識到如今的好日子,一定會笑開了花。 這樣說了一陣兒,老婦人又開始自責起來。 說都怪自己,活的時間太長,年紀太大了。 把兒孫們的福份,與壽命,都給吸取了過來。 讓丈夫和兒孫們折壽。 聽到母親這樣說,董旻連忙出聲勸慰母親,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那是他們福份不夠,不能夠埋怨母親之類的。 董旻勸了好一陣兒,才終于將老婦人勸好。 將老婦人勸好之后,董旻反而掉起了眼淚。 “我兒,為何哭泣?可是受到了什么委屈?還是手里的銀錢不夠花? 你二哥給了我不少的銀錢,布帛,我放在手中,也花不上。 你二哥現在能掙錢,也花不上這些。 你若是手中困難,我就給你一些……” 董母見到自己兒子哭泣,一下子就慌了。 出聲這般安慰詢問,一如兒子小時候那般。 董旻搖頭,抽泣著道:“阿娘,孩子這么大了,怎么能夠問您討要錢花? 二哥帶著董家,走的蒸蒸日上,孩兒跟在二哥身后,手中也不缺錢財……” “那你可是受了什么欺負?” 老婦人再次詢問。 董旻道:“二哥如今乃是大漢太師,權傾天下,孩兒也是左將軍,還沒有什么人,有膽子給孩兒氣受……” 聽到董旻這樣說,董母顯得有些迷糊起來。 吃穿用度不愁,手里有錢花,也沒有受到什么委屈,這怎么就哭起來了? 董旻流了一陣兒淚,開口道:“孩兒是想起了我董家人丁不旺,一時間忍不住的悲從心來。 母親誕下我兄弟三人,竟只有孩兒一個人有子嗣。 大兄老早離世。 二哥兒子早早離世。 雖有女兒孫女留下,但此時都已經長大嫁人,不再是我董家的人了…… 我董家家大業大,本該人丁興旺的,可現在……” 聽到董旻這樣說,老婦人也忍不住的為之悲傷難過。 人老了,最喜歡看的的情景,就是子孫滿堂。 “你們兄弟兩人,再多納一些妾室進來。 多多的生上一些孩子。 咱們現在,也不缺吃穿,再多納一些妾室進門,也能夠養的起……” 聽到自己母親的話,正在那里哭的董旻,心中不由的一愣。 什么情況這是? 這怎么與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自己母親的反應與想法,怎么這般的清奇? 話說自己都已經把話說道這個份上了,自己母親不是應該讓自己將兒子過繼一個到兄長那里,給兄長當兒子,用來養老送終嗎? 這怎么第一時間說出來話,居然是讓自己兄弟二人多納妾室,多生孩子? “阿娘,兄長和孩兒的年紀也都大了,不再是年輕人了,頭發都開始花白了。 這時候,哪能在大規模的納妾,說出去不是惹人笑話。 而且,兄長這些年來,也沒少納妾,結果也沒有什么子嗣……” 董旻擦拭一下眼淚,這般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