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二章 我不是壞人-《大明最狠一個山賊》


    第(1/3)頁

    思來想去,秦川最終還是決定用羅文天,最多看緊點自己老婆。

    又聊了一會之后,秦川便讓人取來筆墨紙硯,王繼宗開始寫信,一封是送往順天府一個叫李堂的人手中,以他的名義買良種玉麥一石、番薯五石和土芋二十石,請京城鏢局運送過來,流寇還沒有進入山西東北部,東西還是能運的。

    秦川之所以要那么多土豆種子,是因為這東西很耗費種子,得先拿一整個土豆來育苗發芽,然后切塊播種,在后世,種個頭大的土豆每畝需要三百斤種子左右,如今的土豆個頭肯定沒那么大,但每畝少少也要百把斤,也就是一石左右。

    這東西明明產量很高,但大明百姓種植不多就是這原因,風調雨順的時候,小老百姓一畝地能產三四石糧食,如今連年大旱,一畝地能產兩石就不錯了,每畝一石種子的用量能把他們嚇壞。

    要知道,一石糧食夠一個農民填半年肚子了。

    甘薯也是很耗費種子的作物,如果用薯塊育苗的方式,每畝也要用到將近一石種子,但這東西可以剪薯藤來種植,精心培育一畝地的紅薯藤,能種幾十畝地,栽種成本遠低于薯塊育苗,所以甘薯的種子并不需要太多。

    甘薯是個好東西,不但可以當糧食,薯葉還可以當熟菜吃,薯藤甚至根須還能用來喂牲口,簡直一身是寶。

    這東西是肯定要種的,但秦川并不打算當成主糧來種植,適當種一些改善改善伙食,給馬匹弄點口味不一樣的草料就行了。

    秦川大范圍種植土豆,后世的婁煩土豆種植量和產量都很大,如今那些未經開荒的山梁,都很適合種土豆,這東西產量高,哪怕因為品種和化肥之類的問題,遠沒有后世的畝產幾千斤那么夸張,但王繼宗種的土豆大旱年間都有三四石一畝,雨水充足的時候高達七八石,比麥子谷子糜子之類的產量高了兩倍以上。

    其次是玉米,開荒的山地同樣適合種玉米,后世的呂梁山區每家每戶都會在自家窯洞門口掛幾串金燦燦的玉米棒子。

    小麥,谷子和糜子這幾樣主食,當然是得種的,前者口感好,谷子和糜子最能抗旱抗寒,如今山西地界上小老百姓種得多的就是后兩者。

    除了這幾樣之外,還得種點豆類,一是為了改善伙食,二可以為了養馬,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肥田。

    大豆黑豆綠豆豌豆赤豆等等,這些豆類植物都是上好的綠肥,古代沒有化肥,農家肥產量太有限,要維持土地的肥力,就少不了綠肥。

    所以,明朝北方農民種的兩年三熟制當中,大部分都會選擇種一季豆類,用來肥田。

    秦川想養大批軍馬,單靠高山上的草甸是不行的,還得有足夠的精料喂馬,豆類不光要種,還得多種。

    王繼宗的另一封信,是寫給羅文天的。

    以孟家的名義請他當掌柜,月錢二兩銀子,比之前他在吳家當賬房先生還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西青区| 宁德市| 霍山县| 双峰县| 蒙自县| 林西县| 武义县| 新宁县| 阿克苏市| 新郑市| 垫江县| 岑溪市| 青川县| 息烽县| 津南区| 白水县| 佛坪县| 乌恰县| 明水县| 微山县| 平远县| 衢州市| 太保市| 蓬溪县| 苍溪县| 西丰县| 乌鲁木齐县| 木里| 洛扎县| 株洲县| 阳曲县| 平果县| 车致| 鹤峰县| 澳门| 道孚县| 宜城市| 白沙| 唐河县|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