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后剛剛回宮,就急召太醫,立即惹得后宮嬪妃紛紛猜測。 太醫為楊霜檢查了身體,便向明德太后稟告:“回稟太后,太子殿下心神俱疲,又茶飯不思,所以虛耗了身體,只要飲食穩定,服用一些平和補藥,便可痊愈。” “那就趕緊去熬藥!”太后這才放心。 太醫退下,楊霜則一臉內疚,說道:“讓皇祖母擔心了?!? 太后嘆了一聲:“哎,哀家看著你長大,知道你的為人,自然不相信你會做出那種茍且之事。但陛下親眼所見,再加上莞貴人以死證明,證據確鑿吶!” “還有,你怎么還結黨營私,甚至殘害忠良,豢養死士刺殺朝廷命官呢?” “如今陛下盛怒,數罪并罰,何止是廢黜你的太子之位,甚至可能把你貶為庶人!這些年,你瞞著皇帝和哀家做了多少錯事!” 說到最后,太后恨鐵不成鋼。 楊霜咳嗽了一聲,差點嗆到。 憑以前楊霜的老實性子,結個屁黨,還殘害忠良!誹謗,絕對是誹謗!不被誹謗的太子不是合格的太子。 “皇祖母,何出此言?”楊霜故作不解。 太后指著桌上的奏章,說道:“你自己看吧?!? 楊霜翻看了幾本,都是御史上書參奏自己的,說的天花亂墜,但都是捕風捉影,只要把每件事拿出來細細探究,便會發現沒有可靠證據。 不過人家是趁你病要你命,皇帝看到這樣的參奏,自然更加憤怒,根本不去辨識真偽。 沒事的時候,宴請文武重臣是與臣同樂。有事時,拿出來講那就是結黨營私。 這就是文字的神奇。 而當楊霜翻看所有奏章后,突然發現了意外之處。 一共十六本奏章,出自十六位官員。 而這十六位官員中,竟然有十一人都和一個皇子有些關系,那就是秦王楊俊。 楊霜有六位好弟弟,齊王楊勇、晉王楊廣、秦王楊俊、越王楊秀、漢王楊諒,魏王楊超。 秦王楊俊是越貴妃所出,自從皇后逝世,越貴妃便暫管后宮事宜,妃位上升為皇貴妃之位。越貴妃出自王家,瑯琊王氏乃是大族,所以王家一直在造勢,想讓越貴妃更進一步,成為一國之母。 母憑子貴,如果楊俊成為太子,那就是雙贏,所以楊俊迫不及待地想讓自己被廢。 也就是說,秦王楊俊是最想弄倒自己的人嘍! “秦王,秦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