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九十二章 怡王府的秘密生意【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21/47-《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3/3)頁

    經(jīng)過了這么多年的交易,從小部落聯(lián)盟手里已經(jīng)買了兩萬一千匹駿馬,可這些馬兒相對于整個大康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大康有十幾二十個行省,需要有邊疆防御的是西南、東北、西北,不過因為西南多山,所以西北和東北才是用騎兵的大戶。

    可事實上,兩地共十幾個邊境城池,去年總共才能得到差不多兩萬匹駿馬的補充。

    禁軍九衛(wèi)要多一些,一年能總共補充兩萬匹駿馬上下。

    然后帝國所有其它的邊軍、守備軍,包括遍布全國的驛站,共得兩萬匹。

    是不是以為這樣一年幾萬匹、兩年十來萬匹……三五年之內(nèi)就能湊成一支騎兵大軍,直接沖進草原找那些蠻子算賬?

    有這種想法的人太天真了。

    他們忘記了馬匹還是有損耗的。

    年齡大了不能服役,年齡小了不能過度使用,訓(xùn)練也會受傷,出任務(wù)的時候還是有損傷……等等。

    基本上每年補充的馬匹,只能說略比需要剔除的馬匹多一成。

    一成就是六千匹。

    可別小看了這么六千匹,這還是大康努力了十幾二十年才得到的成果。

    在這其中,怡王府每年帶回來的三千匹駿馬功不可沒。

    如若不是它們的體質(zhì)強健,繁衍出來的馬匹也同樣健康成長,大康的軍用駿馬絕對不會增長得這么快。

    當(dāng)然這些駿馬也不是說就宰掉吃肉了,它們還可以在普通的政務(wù)之中發(fā)揮作用,在民間發(fā)揮運輸作用。

    這些駿馬賣出去的收入,倒是能反過來補貼一番馬政花費的巨大財力。

    但是,無論是軍中還是民間,駿馬的缺口還是巨大的。

    毫不夸張的說,一口氣買一百萬匹駿馬,分到帝國的各個行業(yè)角落,也是轉(zhuǎn)眼就會被吸收干凈,根本不會形成任何的浪費。

    就拿軍中來講,現(xiàn)在唯一能實現(xiàn)一騎雙馬的,只有皇帝的親軍羽林衛(wèi)。

    羽林衛(wèi)自從上一次栽了大跟頭,兩千人損失殆盡后,他們發(fā)瘋一樣的自我訓(xùn)練,素質(zhì)遠超其它禁軍將士,所以才能在朝中公議的時候得到了一騎雙馬的殊榮。

    換了別的野戰(zhàn)禁軍六衛(wèi),平均也僅僅只有一萬左右的騎兵,才一萬匹馬。

    每年還不到三千匹駿馬的補充,最多能讓他們擁有一千來匹的機動額度,以備不時之需。

    就這樣的馬匹儲備,大家平日里訓(xùn)練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毀了馬兒,到時候補充不上來,自己只能淪為步兵。

    面對這種局面,皇帝和幾位丞相已經(jīng)好幾次的找了怡王,希望他們能盡快有所突破,以便能打造更多更優(yōu)秀的騎兵隊伍。

    可是……

    龔楚信嘆了一口氣。

    想要引進更多的駿馬,又談何容易呀!

    ……

    注:據(jù)高壽仙先生《明朝萬歷年間京城(替換)的物價和工資》一書中,萬歷20年、37年,京城里,口徑2尺的鐵鍋價格約為0.25兩銀子一口,口徑4尺的燒湯大鐵鍋是0.5兩一口。

    考慮到京城的日常用品從來都不是最貴,大鐵鍋到了西北邊遠少鐵地區(qū)賣到2兩一個也不為過——畢竟明朝245個鐵礦之中,南方就占據(jù)了175個,再除去山東、河南、河北等地,西北鐵礦產(chǎn)出幾乎忽略不算,別人運鐵鍋過來賣,沿途耗費、人員薪酬、利潤算計等加在一起,2兩銀子不貴。

    如果再翻到草原上,攜帶這樣的違禁品還冒殺頭風(fēng)險,價格漲價10倍到20兩1口鐵鍋,應(yīng)該不是什么天方夜譚。

    同理,草原上的駿馬在邊境馬市和中原朝廷交易的時候是5-7兩銀子一匹,這個價格同樣是對外的,他們自己部落之間在草原上交易的價格遠遠要低不少,2-3兩不算離譜。

    故而以上述兩種商品價格和交易地點,設(shè)定10匹駿馬換1口鐵鍋,且是在可以換100口鐵鍋的前提下,合理性推論來源于此,敬請諸公知曉。(后面會詳細說一下馬價。)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阜新| 龙泉市| 合肥市| 吉首市| 泰兴市| 和静县| 义马市| 肥乡县| 德江县| 伊金霍洛旗| 洪洞县| 通山县| 化隆| 洪雅县| 古交市| 马龙县| 兴安盟| 德格县| 沁源县| 武义县| 咸丰县| 湖南省| 桑日县| 江永县| 射阳县| 五华县| 宜兴市| 太湖县| 甘南县| 四子王旗| 罗定市| 准格尔旗| 黄龙县| 拜泉县| 丹阳市| 阿拉尔市| 石家庄市| 府谷县| 长沙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