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知道,不會出岔子的?!? 柳銘淇點點頭,順勢問道,“陛下,為什么他們會不然不約而同的來,是有什么陰謀嗎?” “現(xiàn)在暫時不曉得,繡衣衛(wèi)也沒有確切的情報。”景和帝道,“不過正所謂善者不來,我相信他們一定有什么事情,只能到時候再見招拆招了?!? “小臣我有點反間諜的經(jīng)驗,不如讓我私底下幫忙一下高都督吧?”柳銘淇興致勃勃的道。 “你……” 景和帝本來想說你一個小孩子哪里懂得了這些,但看著柳銘淇年輕又充滿活力的臉龐,不覺心頭一軟,“好吧,不過你得答應(yīng),什么時候都不能自己出手,你只是在后面出謀劃策,千萬不要再弄一次西邱村事件來,不然情況更糟糕,你只能求皇奶奶救命了!” “好嘞!” 柳銘淇大喜。 歡喜之中,他抬頭看到了早已經(jīng)退到景和帝背后的趙壽,正在對他拼命眨著眼睛。 于是柳銘淇問道,“陛下,小臣剛才過來的時候,聽趙公公說起,鐘相他們幾個在向您要錢,有這樣的事?” 聽到柳銘淇這樣詢問,低下頭的趙壽,心中不覺多了一分感激。 叫柳銘淇過來,是他擅作主張。 如若皇帝知道了,雖然不會重重處罰趙壽,但也一定會斥責他摻和進來。 雖然他也是一片好心,可祖宗制度就是祖宗制度,除非景和帝自己詢問,不然趙壽是不應(yīng)該擅作主張的。 現(xiàn)在柳銘淇這么一問,便完全成了他自己過來碰上的,而且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 這可是大大的維護了趙壽。 這又是一份人情。 皇帝可不知道這句話包含的意思,他也沒多想,直接搖頭:“不是?!? 但是轉(zhuǎn)而他又想起了,提出“度牒”這個方案的,不就是眼前的小子嗎? 所以景和帝沉吟了片刻,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道:“銘淇啊,其實他們過來,是想要讓我實行驅(qū)逐僧尼道士回凡塵,同時一千兩銀子發(fā)放度牒的。我還是覺得不好,你認為有什么折中之法嗎?” “他們怎么知道?”柳銘淇一陣訝然,“難道是趙公公收到賄賂,偷偷傳出去的消息?” 趙壽在后面一陣“苦笑”,趕緊鞠躬下來:“陛下,老奴沒有??!” 景和帝笑了笑,搖手道:“不關(guān)他的事兒,是我自己泄露出去的。你別糾結(jié)這個,先想一想辦法!” 柳銘淇先問:“您讓我想辦法,是不是其實您內(nèi)心也比較傾向于同意的?” 景和帝遲疑了一下,嘆道:“今年江南的秋糧雖然大獲豐收,可去年的糧食主產(chǎn)地山東、江蘇、安徽、兩湖和四川這些省份之中,今年山東大蝗災(zāi)、兩湖大水災(zāi)和蝗災(zāi),唯有四川是保持了去年的收成的,江蘇和安徽都受到了一些蝗災(zāi)的影響,還接納了數(shù)十萬的災(zāi)民。 江南的豐收填補這些省份的缺失都達不到,實際上今年調(diào)用了太多的戶部錢糧和內(nèi)庫錢糧。甚至于還讓你想了辦法,透支了鹽業(yè)的支出,才能勉強達到平衡。 要是沒有一點準備,明年再來一次這樣的大型災(zāi)害,恐怕戶部就承受不起了,江南也不可能隨時隨地都能救命。 這些問題都是朝廷大臣們擔憂的,所以在知道了還有度牒這么一個法子可以穩(wěn)定的收錢時,他們當然不會放過,極力懇求我頒布旨意,實行度牒新法?!? 柳銘淇頜首道:“壓力和利益并存,由不得大家不動心啊。” “但是這樣直接做卻是不行的,太傷害寺廟和道觀的人心了,吃相也太難看?!本昂偷垩a充道,“比如說大相國寺、報恩寺、老君觀、玉皇觀這些大的寺廟道觀,這一次的蝗災(zāi)之中,每天都派人去難民區(qū)大規(guī)模的施粥,這樣的好人,我們能忍心傷害他們?” 皇帝的仁慈之心又泛濫了。 他都不想一想,這些寺廟道觀施舍給民眾的,不就是民眾們平日里的供養(yǎng)嗎? 哪里像是我裕王府,全都是自家的真金白銀拿出來的。 不過,話其實也可以不用這么講。 因為受到供奉的寺廟和道觀多了,為什么有些就當鐵公雞呢? 等一下! 柳銘淇臉上露出了笑容:“陛下,要不我們這樣吧!今年的水災(zāi)、蝗災(zāi)之中,有賑災(zāi)行為的寺廟和道觀,我們就免于他們的強自還俗。 但是一點表示都沒有的,就堅決執(zhí)行四十歲以下僧尼道士全部強自還俗!這也算是懲惡揚善的好宣傳,您說呢?” …… 先來五更~~我繼續(xù)修改和寫~~ 跪求訂閱??!跪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