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百年都不到! 現在就要又重蹈覆轍了嗎? 身為發現人的苗炎也來了。 一群人沉默之中,他站出來道:“陛下,臣請命前往徹查此事,一定將那些碩鼠們全部繩之以法!” “不,你不用去。” 像是忽然蒼老了幾歲的景和帝,微微搖頭。 “陛下!” 苗炎急了,“這樣的人,您還寬容干什么?一定要嚴懲啊!不然國將不國,天下也不再是我大康的天下啊!” 一旁的曹儀抬了抬眼皮子,呵斥道:“太升,你胡說八道什么?這點事情我們就扛不過去了?你別忘了,江南還穩著的!四川還穩著的!我大康四面疆域還穩著的!!我們的禁軍九衛也更是穩著的!!!” 曹儀的話非常重,但卻也絕對的言之有據。 大康最重要的地方便是江南三省。 特別是自從有了京杭大運河之后,江南三省的糧食和物資能源源不斷的輸送往京城和許多地方,這就大致的保證了帝國的安定。 只要江南還穩著,那么全天下就不可能有大難。 這也是為什么室韋的那些將軍丞相們,都想要直搗黃龍,一舉摧毀江南的重要原因。 現在糧倉爆出巨大問題,但江南的儲糧倉庫肯定不會和考縣、丘縣的兩大倉庫一樣。 因為江南有劉仁懷! 天生神童劉仁懷,從十五歲中狀元開始,就一路拔尖,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糧倉這么重大的問題,雖然主要是戶部在管理,但地方官員仍舊是有監督的能力,特別是江南總督這樣的超級大員,接管本地糧倉事務都不是什么稀奇的。 再加上這些年災難頻頻,江南本來就是賑災的主力,劉仁懷不可能那么傻乎乎的,每次只是按照庫存調糧,而不去探查一下自己究竟還有多少存貨。 倘若江南那邊糧倉有問題,劉仁懷早就處理了。 迄今為止他還沒有報告,證明江南糧倉無憂。 西南總督葛松道比起劉仁懷更加兇殘,他每年都需要從四川調集糧食去貴州和西康,對糧食沒點數,能行? 所以四川也同樣的沒有問題。 當然了,四川經歷了年初的超級大雪災,再經歷了現在的超級大洪災,現在倉庫里面糧食可不多了,可能僅夠他們自己用而已。 另外雖然中原腹地遭遇長江黃河的洪水肆虐,但大康的邊疆地區恰好就躲過了這一劫。 每年給他們的糧食都供應充足,且沒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邊軍和周圍的城鎮民眾,自然不可能不穩。 只要他們能穩住,那么周邊的蠻夷和小國就不可能得逞。 最后一點更加重要。 禁軍九衛大部分都是駐扎在京畿地區,由于去年開始苗炎和熊文慶便積極的做水利工程,疏通河道、加強堤壩等等,所以哪怕是黃河再怎么的肆虐,進出京畿地區的時候仍舊是乖乖的,沒有引發任何的危險。 京畿地區的糧食和人心,就這么安穩的保住了。 那么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眾和禁軍、禁軍家屬們自然也是心中踏實了。 這樣一來,禁軍們戰力沒有絲毫減退,忠心程度也不會有半點下降,他們就仍舊是全天下最值得依靠的強悍力量。 哪怕有不少的人因為活不下去而成為流民,甚至是被鼓動起來叛亂,在強大無匹的禁軍的討伐下,很快就會被滅掉,讓天下恢復安寧。 上述的這一切,便是曹儀說的底氣,也是整個大康的底氣。 言之有據。 踏踏實實。 聽到曹儀這么講,在場的皇帝和大臣都微微頜首。 大家急躁的心理,也平息了不少。 景和帝也沒有計較這個,他對苗炎道:“太升啊,我不讓你去查儲糧倉庫,是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 苗炎拱手下拜,正色的道:“請陛下明示。” “這一次的問題,主要出在戶部。而戶部之中,問題主要又出在儲糧倉場司。”景和帝咬牙切齒的道:“負責管理儲糧倉場司的戶部侍郎楊濤,絕對是跑不掉的主使者之一。他屢次以謊言欺騙朕,造成了天大的損失,絕對不能輕易放過。” “好!” 苗炎點點頭:“陛下的意思是,由臣來審楊濤,讓他交代錢糧的去向,盡可能的挽回損失……還是要加上查出幕后的主使者?” 說話的時候,苗炎望向了副相南宮忌。 南宮忌在戶部干了二十多年,要說南宮忌沒有牽涉到其中,苗炎絕對不相信。 景和帝也看到了苗炎的眼睛注視之處。 他也跟著望向了南宮忌。 南宮忌長嘆一聲,徑直跪了下來:“陛下,在案情沒有查清楚之前,臣自請束縛于皇宮之中。倘若老臣有違法之處,甘愿受罰!” “明亮你多慮了!”景和帝讓趙壽上前扶住了他,“你的忠心和能力,我是知道的。你雖然私節有虧,但大問題是沒有的。” 頓了頓,皇帝又道:“不過為了避嫌,你呆在宮里更好!” “老臣遵旨!” 南宮忌心中暗自一沉,卻又別無他法。 哪怕是今天他自己不說這話,恐怕其余的幾個丞相也不會放過他。 景和帝轉而對侍立一旁的高敬道:“子宣,你立刻將楊濤給抓回來。這幾天繡衣衛留一個校尉在太升的身邊,由他指派,隨時準備聽命抓人,不用奏報!” “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