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現在忙碌的是已經丟下好久的造紙一事。 造紙工坊現在的主管還是田榮,不過負責技術的大拿,是年僅十四歲的裕王府家生子湯二虎。 湯二虎就是改良了技術,做出了便于書寫的紙張的那個小子。 柳銘淇在看到他積極琢磨的勁頭后,毫不猶豫的丟了一個艱巨的任務給他——做宣紙。 宣紙號稱是天下第一紙。 也是古代造紙技術的巔峰之一。 它的用處當然不是用做書寫文章,而是用于詩畫創作。 說白了,這就是文藝圈用的。 大康的文人墨士非常多,對于高品質的紙張要求也高。 單是在京城里面就有十幾家專門做紙的作坊,江南更多,據說出名的有上百家。 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秘方,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文人墨客們用他們的紙張來揮灑筆墨,很是留下了不少傳世佳作。 但在柳銘淇這個后來人看起來,這些紙張都比不上宣紙好。 畢竟經過千年的抉擇后,還能成為選用第一的,那一定是好東西。 大量的制作好了宣紙,對于大康的詩畫發展,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這樣也是在進一步的做文化輸出。 利用宣紙作為載體,讓大康的詩畫作品傳播到草原上去,傳播到南詔去,傳播到東瀛去,傳播到高麗去,傳播到南洋島國去。 當他們這些國家和部落,已經習慣了你的文化作品之后,便會習慣學習你的文化,從而達到潛移默化,形成整個的大康文化圈的作用。 歷史上,日韓便是這樣成為我們儒家文化圈的重要份子的。 也就是中華不在意那些南洋島國,不然菲馬印等國度接受了我中華文化的熏陶,哪里會被綠綠們占據了地盤? 要是形成了整體的亞洲文化圈,哪怕是歐美再怎么的強大,也只是一時而已,終究他們還是會回歸到天朝爸爸的懷抱。 這跟日韓一樣。 他們再怎么的想要西化,但最終得逞了嗎? 爸爸上千年的熏陶,已經深入到了他們的骨髓里面,根本就割舍不掉! …… 造紙工坊里面,湯二虎的工作室足足有兩個院落。 在這里他便是毫無爭議的第一人,所有人都要聽他的命令,按照他的吩咐做事兒。 這不僅僅是柳銘淇給他的權威,更是大管家田榮積極維護的結果。 好些不懂得尊卑的人,都被呵斥之后,貶了下去。 幾次恩威并施過后,湯二虎便順利的掌控了實驗室,并且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不過湯二虎雖然很聰明,但畢竟年齡小,一心想要完成柳銘淇的任務的他,做事是有點耗費巨大。 當初柳銘淇跟湯二虎講過,要他把稻草和稻桿加進去實驗。 結果湯二虎怎么干的? 他選了十九種的稻草和稻桿來實驗。 等一等。 為什么水稻會有十九種? 很簡單嘛,南方的和北方的不一樣,潮濕地帶和干燥地帶不一樣,寒冷地帶和溫暖地帶不一樣,甚至每一個省的水稻,也有些微的不同…… 湯二虎不怕麻煩,他連江南的稻草和稻桿都買來了,慢慢的實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