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三章? 牛皮吹大了【7000字!求全訂!求月票!】85/116-《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1/3)頁

    “呃……”

    “呃……”

    景和帝和長樂公主兩爺孫,坐在了椅子上,心滿意足的打著嗝。

    他們吃得都不少,尤其是喜歡口腹之欲的皇帝,一口氣吃了三個。

    一籃子的紅薯,被柳銘淇分給了周邊的人,連一群千牛衛們都有份兒。

    這就讓他們很感激了。

    知道德王向來是豪爽大方,可這貢獻給皇上的美食,居然都能分他們一點,這可是天大的恩德。

    景和帝沒有計較這些小節。

    吃飽喝足后,曬著中午的太陽,他有些懶洋洋的:“銘淇,吃東西也吃了,現在你趕緊挖寶吧!我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讓你這么神神秘秘的。”

    結果柳銘淇卻回答:“陛下,我這寶貝,剛才你已經吃過了呀。”

    “嗯!?”

    景和帝睜開了眼睛,莫名其妙的:“什么?你說什么寶貝?紅薯?”

    “對!”

    柳銘淇笑了笑,“怎么樣,還算不錯吧?”

    “不錯是不錯,好吃是好吃……”景和帝好笑的道,“不過你真是胡鬧,這種叫紅薯的東西,頂多算是一種吃食,哪里能當寶貝?”

    “一個紅薯是不可以的,十個紅薯也不行,一百個紅薯更不行。”柳銘淇繞了一圈,才忽然道:“但是陛下,倘若一畝地能產出五千斤的紅薯,您覺得算不算寶貝呢?”

    “一畝地就算產……”

    景和帝說到一半就停下了,轉頭問道:“你說多少?”

    柳銘淇整好以暇的道:“五千斤,一畝。”

    “放屁!”

    景和帝怒了,“你這個混蛋小子,拿我開心干什么?你難道不知道種地的糧食產量嗎?五千斤?有五百斤你都是農民們的神仙了!”

    難怪皇帝生氣了。

    現在大康最好的土地在江南和兩湖地區。

    江南的一畝土地能種出差不多三百五十斤到四百斤上下,良田之中,平均畝產能達到三百八十斤。

    兩湖地區的魚米之鄉,也能達到這個數字。

    但其它地方的糧食產量,能達到三百斤都該偷笑,像是甘肅、貴州、西康、福建等地,畝產二百五十斤都很不錯了。

    如果換作是小麥,畝產量還得減少三分之一!

    所以你看看,在這種已經延續了幾十年的穩定產量之下,柳銘淇居然吹牛說這個紅薯畝產量能達到五千斤,這不是開玩笑是什么?

    在這種大事兒上面開玩笑,實在是不應該。

    皇帝沒有當即扔東西打少年,都是因為他的小心肝念妤在旁邊的緣故了。

    “我就知道您不信,所以這不就請您親自過來了嗎?”柳銘淇笑著指了指前面的綠油油的田地,“這里是三畝紅薯地,我還沒有收割呢,您今天就看著收割,看著過秤吧!”

    “這里?”

    景和帝看著綠油油的一片,總算明白了為什么剛才少年說“奇跡就在腳下了”。

    “對,就是這兒。”柳銘淇點頭說,“現在已經完全成熟了,之前你們吃的就是收割下來的。

    我這兒不動手,陛下您可以叫人去看看,有沒有冒充或者作假的跡象,然后由您帶來的千牛衛收割,最后再由他們來過秤,咱們就看一看有沒有三千斤吧!”

    景和帝遲疑了一下,又是期盼,又是有些擔心,“真的?君前無戲言,你要胡說八道,讓我白高興一場,我可是要打板子的!”

    “這事兒我怎么敢開玩笑?”柳銘淇拍著胸口道,“陛下,請張哥他們行動吧!”

    他都這么講了,景和帝也不再猶豫了。

    皇帝轉頭看著張勤,“承明,你都聽到了?”

    張勤道:“微臣聽到了。”

    “你相信不?”

    “不敢相信。”張勤老實的說:“但是微臣覺得,德王殿下乃光明磊落之人,在重大事情上不會說謊。”

    “咦,張哥你這就不對了哈。”柳銘淇趕緊反駁,“就算是小事情我也沒說過謊呀!”

    “少在這兒插科打諢。”

    皇帝給了他腦袋一巴掌,“一邊呆著……承明,你就按照他說的做吧,朕在這里等著看你們的結果!”

    “是!”

    張勤二話不說,轉身就過去招呼起了自己的手下們。

    聽了張勤的一陣解釋和說明,一群千牛衛們趕緊卸下了軟甲,一個個的跑到了地里去。

    三畝地都是分開的,顯得很規整,他們探查起來也很容易。

    沒一會兒,張勤便回來稟報:“陛下,所有秧藤都沒有作假的痕跡,都是原生的。現在臣下等就開始收割了。”

    “好,去吧!”

    皇帝看了看正拿著奶茶給長樂公主喝的柳銘淇,見到他如此的鎮定,心中不免相信了他幾分。

    別說是五千斤,真的有五百斤,那都是一個讓人欣喜的奇跡了。

    京畿地區的糧食產量,可從來沒有超過三百斤的。

    要是一口氣增加了大半,而它又能大規模種植,相當于可耕種土地面積硬生生的增加了接近一倍啊!

    這對于糧倉和民眾的生活是多么大的影響?

    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的老百姓們都不會再受饑餓的影響,在災荒年景都能吃飽肚子,不會被餓死,更不會家破人亡,到處流浪逃荒!

    有著這樣的期許,景和帝的呼吸都緊促了起來,眼睛都不眨的看著他們挨個兒去收割紅薯地。

    當然了,他們收割之前,于征也給他們叮囑了一番,需要注意些什么。

    只有三畝地,千牛衛卻下去了上百人,只花了小半個時辰,便徹底的把紅薯給收割好,堆放成了三座小山。

    實際上,在紅薯收割到一半的時候,景和帝便再也穩不住了。

    他來回的在田地里面和堆積紅薯的空地走動,反復的在觀察著。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哪怕是一半都不止五百斤。

    像是現在采摘完畢的三座小山,代表著三畝地的收成,雖然略微有些不同,但最少的一個恐怕都已經超過了一千多斤。

    這直接讓景和帝的呼吸都緊促了起來,神情處于亢奮之中。

    “快快快!”皇帝指揮著張勤等人,“趕緊稱一下!”

    許多千牛衛都是農家子出生,當然曉得糧食的具體產量。

    他們也被驚呆了,連帶著稱重的時候也有些恍惚,為此還出了幾次錯,氣得景和帝大罵。

    只有張勤還是那么沉穩,他有條不紊的指揮手下們挨個兒的稱重。

    很快的,結果便出來了。

    “回稟陛下……”

    張勤的話還沒有說完,全程見證了稱重的景和帝就抓住了柳銘淇的手,結結巴巴的道:“銘淇!這……這是什么法術呀?為什么會有兩千多斤?”

    柳銘淇一開始還沒有回答景和帝,而是臉色有些尷尬的自言自語,“怎么可能呢?怎么少了這么多?”

    要知道,在現代,無論是春種還是夏種的紅薯,畝產量最少都有四千斤以上,多的甚至能突破一萬斤。

    柳銘淇不求能達到連現代都驚駭的一萬斤,但是你至少基本的四千斤得有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馆陶县| 察雅县| 漳平市| 磴口县| 铁岭县| 东丰县| 古浪县| 会泽县| 九龙城区| 炉霍县| 潞城市| 阳东县| 宁海县| 兴隆县| 嵊州市| 聂拉木县| 佛山市| 郴州市| 高密市| 五寨县| 嫩江县| 德惠市| 拜城县| 西峡县| 遂溪县| 翁牛特旗| 大埔区| 金平| 永善县| 霞浦县| 贵阳市| 沿河| 绍兴市| 郧西县| 镇康县| 诸暨市| 隆子县| 临沂市| 太湖县| 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