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鳳:“!?” 鞏才博:“!?!?” 蘇鳳這么穩(wěn)重的人,也連連搖頭:“這怎么可能?開什么玩笑?這份文書確認(rèn)了嗎?是京里來的?” “是朝廷文書。” 劉仁懷此時說話了,順手把公文遞給蘇鳳看,鞏才博也顧不得失禮,湊到了蘇鳳跟前,和他一起看。 “用了大小寫兩種字體來標(biāo)注,這樣的消息,做不得假,誰敢這么開玩笑?”劉仁懷悠悠的說道:“西青說得對,這就是為什么馬家、張家和陸家服軟的原因啊! 如果換成了是我,當(dāng)大米已經(jīng)不足以成為挾以自重的武器之后,我也會趕緊把它給放棄,用來討好江南總督、朝廷諸公和皇上。” 蘇鳳邊看邊在聽,然后緩緩的點頭。 倘若這個紅薯真的如此神奇,種下一畝就能得到兩千三百斤,那大米這點產(chǎn)量算是什么? 鞏才博一目掃十行,此時已經(jīng)看完了公文,他振奮的道:“皇上真是圣人也!居然能找到這樣的東西!真想現(xiàn)在就吃一口呀!” “其實也不是沒有隱患。”蘇鳳接著道,“公文上只說了在帝京府種植非常順利,并沒有說哪種氣候土壤條件都適合!萬一只能在寒冷干燥的地方種植,像是南方這種炎熱潮濕的氣候,就不行了呢?” “沒關(guān)系。” 劉仁懷笑著搖頭,“哪怕只是在京畿地區(qū)、河北、山東、山西這幾個省份種植,以它畝產(chǎn)兩千多斤的產(chǎn)量,相當(dāng)于增加了二十個省的糧食產(chǎn)量。這樣一來,北方不缺糧了,江南這邊糧食自然就能更加有底氣。” “還有,我可不覺得紅薯不能在南方種植。”冷光堅心思很細(xì)膩,“齡公您看看,這是從南洋小國找到的……南洋小國是什么氣候?比咱們的廣東、海南都還要炎熱!那里能成長的農(nóng)作物,沒有理由不能在南方省份種植呀!” “對!” 蘇鳳也很贊同這個說法:“其實我以為,這一次朝廷試種成功了紅薯,最大的意義就在于此!本身南方就可以種植,現(xiàn)在在北方也種植成功了,這不正好證明,紅薯就是能南北適宜的好東西嗎?說不定全國各地都能種植呢!” 蘇鳳和冷光堅的想法,讓劉仁懷心頭頓時敞亮,“難怪!我還是太狹隘了,沒有想到這一點……難怪他們這么容易就范……呵呵!” 事實證明,朝廷里有大員的家族,眼光就是獨到,而且反應(yīng)非常快速,馬上就同步了。 但是旁邊的冷光堅也有些疑惑:“奇怪了,為什么張家、馬家和陸家都能接到消息,曹素評卻沒有接到呢?他背后可是曹相啊!” 曹儀是丞相,任何朝廷事情都不可能專門瞞了他,否則曹儀日后的報復(fù)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這就不曉得了。”鞏才博幸災(zāi)樂禍的一笑:“反正活該他曹家倒霉!這么一份文書過來,還有對湖州等地區(qū)地主和糧食商人的煽動……這可沒有他曹家的好果子吃呀!” “哼,不用等別人了!” 劉仁懷說道,“本來我還想著,只要能收到更多的糧食,我劉仁懷當(dāng)一次孫子又如何?所以沒想著和曹家鬧翻。 但現(xiàn)在朝廷已經(jīng)種出了紅薯如此神物,光靠他曹家一個人死挺,難道有效果嗎?沒有人會陪著他們送死的! 西青,來幫我研磨!我要寫封信給曹素評,好好的教育一下這個曹大公子!” “是!” 冷光堅上前就拿起了墨硯和墨,沾水碾磨起來。 …… 曹素評這幾天非常忙。 自從他用六百里快傳把自己的信件送給了劉仁懷之后,他便不停的用信鴿和駿馬和周邊的地主與糧食商人們聯(lián)系。 他甚至連張家的無錫、馬家的嘉興、陸家的巢湖都發(fā)了文書和信件過去。 擺明了曹大公子是要打臉三大家,讓他們的小弟們看看曹家的氣魄和底蘊,也讓更多的人曉得,誰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人,而不是那些輕而易舉就軟下來的軟蛋! 在他的影響下,不少大糧食商人和大地主們都紛紛回信,表示愿意支持曹大公子,愿意和曹家共進退。 這也是廢話。 江南總督劉仁懷那么心狠,只給七文一升的糧食收購價,就想收購他們手里大半的糧食。 這可能嗎? 本來這幾年就災(zāi)害連連,本來就該他們賺錢的時候,結(jié)果劉仁懷這么一招出來,就是逼迫大家割肉啊! 誰愿意? 誰喜歡? 現(xiàn)在有曹大公子站出來! 曹大公子是什么人? 當(dāng)朝宰相曹儀的大公子! 這么扎實和強硬的靠山,比劉仁懷都要厲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