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因此刊登不了多少內容,但這可是以后會做成日報形式的呢,你寫那么多不怕沒有素材? 反正現在即便是江南,那些識字的人還不到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人們最多只能聽報紙評書,十六版的報紙夠讀很久了。 …… 俗話說,有人歡喜有人愁。 這些考完了殿試的貢士們,除了贊揚德王之外,他們另外還有事情做。 江南曹家曹素評做的愚蠢事兒,根本就不可能瞞得住。 偏偏江南的消息擴散得又很快。 之前是荊睿思等人忙著備考殿試,沒有功夫去理會,現在他們考完了,就是他們主持正義的時候了。 凡是有正義感的人,討厭為富不仁,甚至比討厭壞人還要厲害。 曹家在江南擁有數十萬畝田地,是江南的第一大地主。 偏偏在這一次長江和黃河受災之際,他們卻一毛不拔,這就是不仁! 在朝廷糧倉遭到大規模倒賣之際,他們根本不愿意賣給朝廷,這就是不義。 不賣也就罷了,他們還在別的地主糧商出糧的時候,積極的阻止和破口大罵,順帶著還組織人手,污蔑并對抗江南總督劉仁懷,這就是卑劣無恥! 如此不仁不義、卑劣無恥之輩,居然還是丞相的家族,你說士子們生氣不生氣? 這兩天曹府的門口就有很多士子在大聲叫罵。 但曹儀卻沒有出來解釋,和他之前為了皇帝而去和世子們解釋完全不一樣。 繡衣衛也只敢在旁邊守著,并沒有驅逐這群士子們。 大康朝從來不以言論而獲罪,哪怕是罵了皇帝——就比如上次鞏淵帶著數百名士子沖到皇宮門口大罵皇帝軟弱一樣,他們也沒有被皇帝處罰。 更別說因為這個事兒,朝中很多大臣對曹儀已經有了看法。 他們覺得身為丞相,文武百官之首,曹儀不但沒有做出表率,反而還縱容兒子做出如此荒繆之事,真是豈有此理? 如果人人都跟他一樣的,只把自家利益看得緊緊的,那還怎么做事? 特別是法家的人,對曹儀尤其是不滿。 馬上就要去江南的苗炎,都在參加朝廷會議的時候,問過曹儀此事。 曹儀沒辦法解釋,是因為自己的信鴿比別人的慢了幾天,所以才惹來了這么大的麻煩。 因為即便是信鴿延遲到達了,如果曹素評的私心沒有那么大,沒有那么昏頭昏腦的話,同樣不會有這個情況發生。 歸根結底,的確是曹素評太自私了。 曹素評表面上是江南曹家的掌舵人,但誰不知道曹儀才是真正的曹家主宰? 這事兒就算曹儀拼命的辯解,都沒辦法辯解成功。 所以大半的時候,曹儀都沉默不言。 比如今天晚上,才從宮里文淵閣回來,曹儀還沒進門,便又被圍著的士子們破口大罵了一番。 這讓守在門口的老管家很是心疼。 如果有可能,他很想直接上去和這群人對罵。 可他明白,一旦他這樣做了,反而是在給曹儀找麻煩,在為別人攻擊曹儀制造借口,所以他只能對這些侮辱不聞不問。 不過老管家沒有想到,實際上曹儀并沒有那么的郁悶。 晚飯過后,曹儀坐在椅子上休息,不經意看到侍立一旁的老管家那愁眉苦臉的樣子,不覺曬然一笑。 “怎么?還在為這些小事兒煩惱?” 老管家一聽就愣了:“老爺,這叫小事兒?咱們曹家現在的聲名已經一落千丈,無論在京里還是在老家,都已經快……快臭了,您怎么能說是小事兒?” 曹儀搖頭道:“雖然這些是對我們曹家的打擊,可卻并不是什么太讓人難以接受的。” 老管家還是不同意:“不不不,那是因為您現在還在位呢,倘若您致仕了,咱們回到江南,您看看那群人的嘴臉,一定會翻臉不認人!” 曹儀本來就不是什么強勢的丞相。 他在朝廷的存在感并不強。 不如劉仁懷的果敢任事,將諾大一個江南打理得井井有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