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抵達-《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2/3)頁
……
從連云港出來,三天之后,船隊便已經匯合了登州水師派來的戰船。
登州水師的大型戰船也就是這么三十多艘。
剩下的他們也都出動了,不過去的地方卻是百濟半島和九州島的百濟海峽周圍。
這一方面是防止那群立場不明的海盜們的再次偷襲,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有提前預警的功能。
不然晚上被人家的火船給燒了,在大海上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如今已經是秋天,海面上倒沒有結冰,不過吹來的氣息卻已經開始寒冷了。
柳銘淇他們已經換上了一套薄棉衣。
大康是有棉衣的,不過這種棉衣并不是柳銘淇熟悉的棉花,而是由一種叫做“木棉”的做成。
效果比起真的棉花來要差許多。
也不知道為什么大康居然還沒有大規模種植棉花,這一點還得等柳銘淇回去之后,派人去南方看一看,尤其是海南。
那可是黃道婆她老人家的故鄉,也是中華棉紡技術的發源地啊!
和柳銘淇的悠閑不同,這邊一大堆人每天忙著打撈熱氣球,然后進行各種修繕和更換零部件。
為了他們這一次的行動,連云港周圍最好的木匠,最好的鐵匠,最好的針織縫補大能,都已經全部被請到了兩艘中等船只上面,隨時準備各種補救。
這群大拿不愧是精英之中的精英,他們短短幾天之內就掌握了熱氣球的一切零部件制作縫補過程,哪怕是撞得稀爛,他們也能很快的復原,或者干脆重做一個出來。
嗯,這群人以后也不可能出去的了。
等到打仗完畢,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就會被送到京城里去,直接進入熱氣球工坊做事情,繡衣衛全程溫馨陪伴護衛。
當然了,待遇不用擔心,裕王府德王府是出了名的大方。
話題扯遠了。
正是在怎么不斷的出事故、不斷的修補過程中,三十七個駕駛員的技術有了極大的長進。
超過有二十人次,居然能穩穩的降落到了甲板上面。
雖然是最大的船,可也讓人目瞪口,一群水兵忍不住就高聲叫好。
在此過程中,大船堅定的往遼東灣奔赴而去。
別看地圖上的距離很短,實際上海上的行駛還是很花費時間的。
畢竟現在可不是蒸汽動力時代,而是人工劃槳時代。
你要是順風順水還好一點,那大部分都是只要掌握好方向便可以,如果是逆風的話,就得靠粗壯的水手們瘋狂劃槳了。
現在是秋天,風還有點冷,不過是從北往南,而恰好他們的行駛方向是從南向北,自然就顯得很艱難。
不過水兵們都知道什么叫做救急如救火,現在錦州城和寧遠城都在等著自己的救援,晚一天就很有可能導致兩城淪陷。
所以他們都是拼了命的劃船,一天除去必要的船只休整時間,其余的七八個時辰,都是一刻不停的劃船。
如此這般,短短七天時間,便已經進入了遼東灣,再過了兩天時間就抵達了寧遠城外面的菊花島。
別笑。
真的是菊花島。
因為東北天寒地凍,這里并沒有什么固定的居民。
夏天時有一些漁民回出來打魚,但后臨時住在菊花島上,但冬天卻完全空了。
東北的冬天可不是開玩笑的,特別是這海上四面都沒有阻擋物的地方。
不過這個菊花島對艦隊卻是一個優點,因為這就代表著他們在此有了一個據點,用現代化來說,他們已經擁有了一艘不沉沒的航母。
分寸了三分之一的艦隊船只,柳銘宥和十一個助手,以及三十個即將乘坐熱氣球降落寧遠城的德王府侍衛們之外,剩下的船只繼續往北而行。
光是給木柄手雷是沒有用的,只有這些有過豐富使用木柄手雷經驗的人去教導,去做總籌,木柄手雷才能物盡其用,而不會被浪費。
之前在浙江第一道防線的三大城的浪費情況,是再也不能出現了。
這一次方小胖他們過來,之前被柳銘淇差遣去保護他們的一百千牛衛也跟著回來了,這群人也受過一個多月的特種訓練,比一般的千牛衛強許多,倒是多了一份戰斗力。
“銘宥,盡量讓他們活著回來!”
臨走之前,柳銘淇給了堂哥一個熱情的擁抱。
柳銘宥很顯然不習慣這樣的熱情,不過他還是認真的點頭:“放心,我在,他們在。”
“還是算了?!?
柳銘淇趕緊苦笑,“如果事不可為,你也不要勉強,千萬不要把自己搭進去。如果我有不測,大康的科技樹就靠你們攀登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台北市|
霸州市|
塔城市|
望城县|
辽阳县|
通江县|
宜春市|
会宁县|
诏安县|
丹棱县|
屏东市|
乌拉特后旗|
涟源市|
固安县|
关岭|
固镇县|
万源市|
林州市|
湖南省|
全南县|
邹城市|
睢宁县|
鸡西市|
航空|
沙湾县|
腾冲县|
德保县|
郧西县|
阿拉善右旗|
澄迈县|
衡东县|
河津市|
广元市|
淅川县|
南汇区|
五寨县|
衡阳市|
深水埗区|
蕉岭县|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