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段時間,每天都能有從四面八方趕來皇宮門口痛罵他的人。 沒有幾個月,皇帝便只能黯然退位,傳位給了景和帝的父皇。 看吧!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血的教訓,太后才會在惱怒之下,還顯得這么謹慎。 她其實并不完全相信那個冷宮里面的姑娘的話,出來之后她找了不少人了解情況。 宮里本來就沒有什么秘密。 皇帝和大臣們談話的時候,都有宮女和宦官在伺候著,這些人歸誰管? 名義上是皇后,是三大主管,但上面還有一位祖宗呢! 他們很多時候不敢亂說,可太后問起來了,能不說嗎? 所以太后連續問了幾個宮女和宦官后,總算是心里有點數了,這才把皇帝找來。 甭管皇帝有沒有這個心思,反正那些臣子們的心態不對勁兒,必須要提前就做好防備。 不然真的如同那個姑娘所說的,等到自己走了,萬一他們就拿自己的孫兒開刀呢? 那就算自己在陰曹地府,也不會安心?。? …… 回到眼前來。 皇帝也是對這事兒有過一番琢磨的。 他回話道:“母后,他們有著自己的堅持,孩兒并不打算和他們硬扛,但我也是有辦法來救銘淇他們的。” 說著,他把剛才南宮忌的話重述了一遍。 太后聽得微微錯愣,卻又不得不承認這個陰損的法子很有效果。 御史大夫代表的就是天下民意。 一旦民意和他們的意思相反了,難道你能說天下老百姓都錯了,就是你對了? 這就完全沒有道義基礎嘛! 這樣一來,柳銘淇當然就能脫罪。 如此想的話,太后心里也踏實了一點,順口問道:“這缺德法子誰給你想的?” “呃……” 皇帝本來還想冒功的,一聽太后說“缺德法子”,頓時就決定不要了:“這是南宮忌講的。” “嗯,這老家伙,還真是老奸巨猾。”太后笑了起來,“既然他這么懂事,皇上你也要稍微照顧他一點!除了限制他們必須呆在京畿地區之外,別的能放就放吧!” “孩兒省得!”景和帝道。 “不過一個方法可能不夠?!碧笥值?,“哀家也有一個法子?!? “哦?愿聞其詳!” “都說百善孝為先,那么如果是母后我執意要保銘淇,那么一切責任也就和你無關了吧?” “?。??” 皇帝嚇得立刻在軟榻上跪坐起來,“母后您怎么能這么說呢?孩兒就算再不孝,沒有能耐,也不能讓母后您來承擔這個責任??!” 太后的意思很明確,如果用民意來挾持御史和大臣們不行,那么就直接用太后的名義,直接強行壓制。 我就是要保我的孫兒,我就是不講理了,你怎么的吧? 面對太后的耍渾不講理,可和面對皇上的不一樣。 面對皇上不講理,甚至是蠻橫,那么臣子撞墻而亡,天下人都會夸獎你,有風骨,有擔當! 但是面對太后呢? 你也去自盡? 那就太貽笑大方了! 人家是女人,而且還是長輩——你是皇帝的臣子,那么就是和皇帝一輩的,太后不就成為了長輩了嗎? 你對一個女的長輩如此強硬,是不是有點得理不饒人了? 所以歷朝歷代,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諍臣,是面對著皇太后撞柱自盡的。 景和帝也知道這個道理,可他卻根本不能接受。 因為這樣一來,太后就會被認為是不講理的潑婦,會被人詬病的。 一個皇帝,連自己的母親的名聲都護不住,你算什么皇帝? 面對景和帝的反對,太后搖搖手,“你放心,我不會亂來,也不會那么強硬!要是王智耿他們還是不同意,那就讓他們來哀家寢宮一次,我來請求他們,這該讓他們有面子了吧?我也不算什么蠻橫了吧?” “那您也太委屈了!”景和帝還是不愿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