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除了無奈的痛恨倭寇,祈求老天保佑不要再有災難之外,他們并沒有別的法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的所有悲傷痛苦,還都是《江南日報》來幫忙寫出來,披露出來的。 這些事實直接就被勛貴、士紳、商人們引用了,說給了朝廷聽。 實際上不用他們提,朝廷和皇帝早已從各種渠道知道了這些事情。 可迫于各種各樣的壓力和困難,皇帝和朝廷一直沒有表態。 現在請愿書、泣血民眾上書……等等一封接著一封的來,皇帝和朝廷就不能坐視不理了。 畢竟就如同他們所說,江南要是民心散了,江南若是亂了,天下還能好得了嗎? 所以也就是柳銘淇回來路途的那段時間,景和帝特意發出了一道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倭寇入侵,欺辱我大康子民,造成無數難以描述之傷痛,非僅為江南與福建之痛,實乃我大康億兆子民之痛。 朕雖人在京城,但心與眾位子民同在,卿等所受之艱難痛苦,朕也一并感同身受,且心中悲憤也不遜眾位子民。 倭人受我中原教化千年,本應為我中原文化之學習者,當知忠孝仁義、禮儀廉恥之古訓,與人和善,謙卑有禮。 然,今倭人兇悍入侵,殺我大康父老,凌辱我大康姐妹,燒毀我大康民眾賴以生存之家園,造成之傷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朕身為天子,亦為眾位子民之保護神。卿等所受之苦難,猶如加諸于朕身,則朕誓不能忍,必要倭寇千百倍以還之。 三年之內,朕必派朝廷天兵,攜大康強大水師,直搗倭寇之老窩,生擒倭寇首領,獻俘于江南父老面前。此令!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嘖嘖! 皇帝也是被逼急了。 他和朝廷也是有兩方面的考量。 首先江南的民心必須要安撫,否則沒有他們的支持,過后的兵災之后重建,還怎么搞起? 然后倭寇也實在是太可惡了,居然打了大康的命脈——江南。 有一則有二。 現在不好好的收拾他們,萬一下一次他們蓄積了力量再次來攻打,豈不是江南還會被摧殘一番? 江南經得起幾次這樣的摧殘啊? 其它的地方,比如西北甘肅和陜西,東北的遼寧,即便是多被攻打幾次,只要江南還在,大康的心氣兒就很足。 如果江南被毀掉了,大康就太難了。 所以這一次打退了倭寇,柳銘淇的功勞非常大。 連劉仁懷這樣不大參與說情的人,也連寫好幾份奏章,懇請皇上和朝廷刀下留人。 江南是如此之重要,注定了已經被倭寇侵略了一次的大康,是不可能熟視無睹的。 因此皇帝和朝廷決定教訓倭寇,狠狠的打他們一回的心思本來就有, 只不過如今大康到處都是一片凋零,窮得連朝廷眾臣的俸祿都發不出來了,你說怎么打? 數十萬大軍遠征東瀛,再加上船只等等的調度,吃喝拉撒等等,哪一樣不是天量的金錢砸出來的? 所以皇帝就把時間定在了三年之后。 現在且先給江南民眾們一個保障,一個期望,然后后面的再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