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要論這個世界上哪個族群最聰明,柳銘淇不好講。 但如果你論哪個族群最能鉆研,最刻苦,那一定是我華夏民族。 沒有人比我們更懂得什么叫做臥薪嘗膽。 這個精神從越王勾踐以來,到了新世紀,我們都一直在用。 沒有幾十年的拼命從一顆螺絲釘、一顆紐扣、一件衣服開始的日積月累,哪來我們連續爆出的航空母艦? 哪里來我們充足的底氣,可以直接呵斥漂亮國,你沒有資格說從實力的角度處罰,和我們說話? 在如今的大康,也正巧有這么一批人,他們也是在刻苦的鉆研。 這些人便是墨家子弟。 精挑細選出來的二百名墨家子弟,本來準備多學幾個技術的,結果一股腦的被柳銘淇扔到了“蒸汽機實驗室”。 對付技術宅男們最好辦法是什么? 自然就是直接擺出真東西來,讓他們眼饞。 柳銘淇自從穿越以來,沒有事兒的晚上,都在寫著前世的許多記憶和資料。 其中蒸汽機這個東西,自然是重中之重。 人類的機械文明,便是從蒸汽機開始的。 蒸汽機的發明者其實并不是瓦特,但瓦特卻把蒸汽機改造得最適合工業所用,從而開啟了蒸汽時代。 這才是西方突飛猛進的開始,而不是什么火槍、炮艦的發明。 對柳銘淇來說,這也是攀科技樹的第一步。 這么重要的事情,他當然是要交給最精銳的人才們。 于是朝廷派過來的二百墨家子弟,自然是做出蒸汽機的最好人選。 當然柳銘淇也可以手把手的教他們怎么做出蒸汽機來,這一點并不難。 但科學家就是要有探索的精神,要是什么都是柳銘淇教他們,以后怎么發明創造新的東西出來? 因此,柳銘淇扔給了他們上百張圖紙,并且用小黑板給他們講了十來節的課之后,這群年輕人們便開始了朝氣蓬勃的實驗。 柳銘淇也沒有照看他們多久。 三月份的時候他便出去了,等到回來這都快要到七月了。 一直都沒有蒸汽機的消息,柳銘淇心中也有些納悶兒。 跟正在忙碌的巫夜霜說了一聲,少年便到了城外的“蒸汽機實驗室”。 搞蒸汽機,肯定不能是小地方。 為此工部特意在城外北門河的旁邊劃撥了一塊土地,然后柳銘淇搭建房子、提供各種原材料和資金,讓這群技術宅男們開始了研究。 除了柳銘淇給他們一些啟發的知識,還有那些畫得很精細的圖紙信息,墨家子弟們對蒸汽機一無所知。 可饒是如此,聽到了柳銘淇給他們畫的大餅,他們還是積極的一直在研究之中。 當然了,“蒸汽機實驗室”也是由軍士們把守的。 帝京府衙門隨時都有衙役在周圍巡邏,繡衣衛密探在這邊也有一個據點。 而距離此處七里路,便是豹騎衛的一處軍營,想來也沒有誰能在京畿腹地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搶劫來。 負責此處的官員名叫柯德友,本來是工部的員外郎,在選拔賽中一路領先,毫無懸念的獲得了這個任務的主持頭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