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炮工坊和鋼鐵工廠是挨著的。 看完了大炮,柳銘淇自然要去看看鋼鐵工廠的。 因為需要場地,還有大量污染的緣故,鋼鐵工廠和大炮工坊已經搬遷到了距離京城五十里的外面。 但安全問題還是沒有的。 正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它們南面兒二十里就是金吾衛的大本營。 西面兒十五里就是虎賁衛的一處駐扎營地。 基本上如果有人能在他們兩方人馬的保護下,把整個鋼鐵工廠和大炮工坊給端了的話,基本上大康也就沒了。 相比起大炮工坊,鋼鐵工廠的規模就大了。 之前本來就有三百多名鐵匠在這里干活兒,然后少年團派過來的學徒也超過了兩千人。 現在隨著鋼鐵產量的不斷增加,總人手已經超過了四千人。 光是看著豎立起來的一個個坩堝爐,看著一天十二個時辰那不斷冒著黑煙的煙囪,便曉得這里有多忙碌。 可是產量并沒有提高多少。 以前每天可以出產兩千多斤,現在也只能增加到了五千斤一天。 原因在于鐵礦石的含鐵量簡直低得嚇人。 而且含硫、磷的數量多,然后雜質也多,這就增加了處理的難度。 越是多的鐵礦石運過來煅燒,就越是處理得麻煩。 有時候年丁卓都覺得,是不是應該把廢鐵給收回來鍛造,這樣會好很多。 可惜的是,這個年代哪里有什么廢鐵賣? 哪怕是再爛再爛的鐵制品,老百姓們都舍不得丟,還要繼續用。 所以是沒有辦法回收廢鐵的,只能自己從打磨礦石開始,一步步的鍛造。 同時,別看每天要出五千斤的精鋼,但這點產量,放在諾大的大康來說,連水花都濺不起來。 別的不說,一把精鋼刀就需要六斤的精鋼,才能整體打造出來。 雖然別的大刀通常都是四五斤,差一點的三斤都有,但是在戰場上,特別是騎兵作戰的時候,高速奔跑導致了有巨大的推動力。 你只用兩三斤的刀去砍人家的兵器,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兵器都給折斷。 所以六斤的精鋼刀厚重都比較合適。 至于制造那些長槍就簡單多了,只要差不多一斤重的槍頭用精鋼刀就可以。 但是! 全大康有超過一百五十萬的軍隊,長槍兵的使用起碼有五十萬。 用大刀的就更不用說了,超過了七十萬。 如果全部給這些人換一次刀,換成了精鋼刀,那該要多少精鋼? 這還不包括在其它軍用物資上的用度,比如說盔甲。 哪怕是做最簡單的盔甲,一個人五斤的重量總是要的吧? 更別說柳銘淇現在做的大炮了。 一尊普通的14厘米口徑大炮就要用上萬斤的精鋼,這便是現在鋼鐵工廠整整兩天的產量。 倘若想要做人家大不列顛最巔峰的炮艦,一面就有七十門火炮,兩面一百四十門火炮的,那就得耗費差不多小半年的產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