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世大康的桐油產地和另一個世界差不多。 首先就是四川的秀山府,這個地方的桐油產量天下第一,大約占據了三成的份額。 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 畢竟大康那么大,一個地方的產量就相當于差不多三分之一全國了。 為了讓秀山府的桐油能更好的運輸,我大明和大清還專門開鑿了一條河道,讓他們能順順利利的進入長江航道,一直把桐油運向江南和北方。 當然秀山府還比不上另一個四川的安岳府,那里日后的檸檬產量,占據了全球的70%。 除開了秀山府,另外四川的其余府縣也大量有生產,京畿地區濫捕的大別山山區也是重要場地,剩下的湖南湖北兩個省份,也占據了二成半。 眾所周知的,如果想要控制一個產業,那么你必須抓住核心的區域。 除了朝廷可以掌控全局之外,商人們只有集中優勢兵力,掌握最重要的那一塊兒。 很顯然,一個占據天下桐油產量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秀山府,自然就是他們最重要的目標。 事實上天下的桐油大戶們,超過一半都集中在秀山府。 他們只是商號在秀山府,但卻是到處走的。 看地圖就知道,秀山府正好在四川、湖南、湖北的最中心位置,他們以秀山府為中心點,四處去購買、扶持種植等等,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這個蜘蛛網差不多已經籠罩了八成以上的桐油產量。 他們自己取名叫做“秀山桐油商會”。 所以其實每年的桐油采購,大家面對的都是一個壟斷組織。 桐油想要賣什么價格,全都是他們來決定,買家基本上是沒有什么議價的權力的。 這也多虧太祖的嚴格規定,只要他們老實的交稅,不偷稅漏稅,不搞歪門邪道,那么官府就不能管他們的商業行為。 桐油和糧食不一樣。 糧食是國家最重要的管控物資,如果那些糧食商人做得過分了,那么朝廷就會祭出鐵拳,派出法家子弟去好好的跟他們說道說道。 桐油雖然很重要,但它卻不是最重要的,和老百姓們的生活關系不大。 所以他們一直都逃脫了朝廷監管的鐵拳。 再加上這些人在秀山府根基深厚,平日里對桐油工人們也不錯,災患年景還要發給肉米油,而桐油工人就占據了秀山府一半以上的勞動力,因此深深得到了這些人的擁護。 不得不說,秀山桐油商會也算是有腦子的,知道兔子不吃窩邊草,也知道對身邊的人稍微多一點照顧。 如果他們像是礦場主們那樣的白癡,一旦遇到什么風吹草動,就會面臨全家被殺的危險。 正因為如此,所以朝廷諸公對于這個商會的好感還挺深。 能安撫地方上的民眾,讓他們的日子過得好,又能給朝廷提供大量的稅賦,還不鬧事兒,這樣好的商會在哪里去找? 至于說商業上的各種糾紛,比如說他們漲價降價什么的,那都是正常的范疇,朝廷不會管。 就比如這一次,苗炎身為從二品的大員,漕運總督,然后還兼任了欽差大臣——這個職務就一直沒有卸下來過,這么牛比的大官兒,還是冷酷無情的法家重臣,但卻還是無法強迫這些秀山桐油商會的人。 其實漕運衙門最近有的是錢。 一方面苗炎從去年攜帶兩萬漕卒大破倭寇之后,收到了無數士紳們的捐贈。 是那種你不要都不行的捐贈,都是大米啊、土特產啊、各種衣物鞋襪啊……等等,放在漕運衙門門口就走人,你追都追不到。 這些士紳們,一小半是被倭寇糟蹋了的區域的,大部分是那些還沒有被糟蹋區域的。 比如說靠近金陵區域的、在淮安城以里的那些區域的士紳們。 他們看到了那些被倭寇糟蹋的地方和人的慘狀之后,是發自內心的感謝苗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