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奴周明,昧死以奏陛下: 當陛下看到這份密奏的時候,老奴應當已經因為羞愧難當,自焚以謝罪于陛下了。 老奴鬼迷心竅,在仁王和壽王兩位皇子暴斃后,就想要尋找一個新的未來太子,作為以后的依靠。 之后陛下攝封了禮王世子柳銘觀為寧王,攝封了裕王世子柳銘淇為德王,倘若沒有大的變故,新的太子和皇帝,必然從兩人之中產生。 德王性格表面與世無爭,實際上卻深不可測,老奴和他接觸了幾次,都沒有試探出他的野心,也沒有得到什么承諾。 但寧王卻也不是表面上那么的溫文爾雅,反倒是充滿了野心,只不過他掩飾得很好罷了。 在幾次接觸之后,他便秘密的接納了老奴的效忠,并且通過各種手段,將老奴的把柄、牽掛都給握在了手里,讓老奴無法擺脫他。 在陛下又誕下兩位皇子之后,寧王便徹底慌了。這么半年時間來,他用盡了手段,逼迫老奴,并且把老奴唯一的親人綁起來加以折磨…… 老奴無能,最后屈服于寧王的魔掌,策劃了這一次的投毒計劃。 老奴萬死不能贖其罪,但一念及陛下數十年來對老奴的深恩厚德,良心時時刻刻都受著煎熬。 所以老奴在自焚之前,也要把這個毒殺皇子的寧王給舉報出來,讓他的惡毒大白于天下。 老奴投毒的毒藥叫做‘斷腸散’,是天下一等的毒藥,這個毒藥就是寧王府一個名叫李竹真的幕僚給老奴的,時間是正月二十八中午,地點是真味樓二樓包廂。 先前寧王為了安老奴的心,特意帶老奴去他的書房,看過他準備好的龍袍和天子儀仗……都放在了他書房書桌下面的暗格里。 倘若老奴身死,陛下一定要盡快清查寧王府,不然他很有可能毀滅一切人證物證,假裝成好人,度過這一關。 老奴實在愧對陛下,現在身死入地獄,愿在地獄遭受無數劫難,為陛下誦經祈福,愿陛下還能生下皇子,大康正統千秋萬代!” 這便是周明密奏的全部內容。 大臣們看得膽戰心驚,然后互相望了望,誰都不敢先發表意見。 景和帝卻不會放過他們。 他首先問曹儀:“曹相,你怎么看這份所謂的密奏?” 曹儀斟酌了一番,道:“陛下,老臣覺得,這個周明的話,可信可不信。” 景和帝瞪眼道:“你給我說得干脆一點,別打迷糊。” “是!” 曹儀苦笑著道:“其實老臣的意思很簡單,他說的這些,我們都可以當作一個參考,至于說能不能相信……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到證據。” “那個李竹真,還有龍袍天子儀仗等等,算不算?” “勉強可以算證據,但是還不夠。”曹儀一咬牙,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還不夠?還不夠?” 景和帝說著說著,就咆哮了起來:“那要怎么才能夠?是不是要等到他殺了朕,然后登上皇位了之后,你們才認為是證據確鑿呀?” 曹儀不敢說話,只能低下頭挨訓。 不過這里面可還是有敢說話的。 葛松道就接著他的話道:“陛下,單憑著周明的一家之言,是不能完全判斷的……況且這份密奏,到底是不是周明寫的,都不一定。” “就算周明說的寧王威脅他來殺掉朕的皇子們,這事兒不是真的……但如果連在寧王的書房收到的龍袍和天子儀仗都不算,那還有什么可以當證據的呢?”景和帝語氣刻薄的道,末了還說:“那按照你們這么說,是不是銘淇的嫌疑反而比寧王更大一些?因為周明說了他好話,這就是反過來保護真正的兇手?” 大家默然無語,不敢回答。 但你別說,還真有人這么想的。 只不過這樣的想法是占據不了主流的。 三個第二代的親王之中,德王柳銘淇是最不喜歡皇位的一個,他的興趣完全不在這方面。 實際上也是如此,大康的皇帝并沒有那么一言九鼎,也沒有那么大的權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