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遷都的想法-《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3/3)頁
然后新首都的區域,本來無論杭州還是金陵,人口都已經夠多了,再轉移這么多的部門和官吏、護衛、家屬等等過去,對新的首都又是一種巨大的負擔。
總而言之,遷都這種事情,不下于是打一次大型的戰役,根本是馬虎不得。
實在不行的話,柳銘淇還決定讓自己的兒子來負責遷都,自己給他打好基礎就行了。
……
說起遷都,其實更重要的還是在于和海外的交流。
一旦海上貿易成為了主流,那么外國人來大康,基本上都是海路為主。
一個中樞朝廷如果不能充分接收國外的信息,不能和他們積極交流,通過交流來查漏補缺,一直處在“我是中原王朝,我老大”的心態中,就容易固步自封,從而最終被時代所淘汰。
花旗國為什么后來那么的發達,而且強大得讓人幾乎絕望?
原因不就是他們一直都在和外界融合嗎?
他們的強大,不僅僅是從歐洲吸取了大量的人才,更在于在亞洲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無數的人才共同在那邊努力,便成就了他們的經濟和國防的強大。
拿現代來說,數十年的時間里,我國的無數大好青年,不也是爭先恐后的沖向美利堅?
而如果大康的首都在內陸,他們交流不便的話,很有可能就不會去帝京城了,而是只在江浙一帶和兩廣沿海。
這一樣來,大康的內外一定會造成非常尖銳的矛盾,說不定提前爆發出來,大康自己都要完蛋。
想要大康不滅亡,那么并不是民眾和商人們有思維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丞相們、六部尚書們、各大頭腦們,都有進步。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積極的接收新知識,從而讓自己的思維能拓展出去,真正的能達到胸懷天下。
柳銘淇理想中的狀態,自然是一百年、二百年之后,大康成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皇帝掌握一定范圍內的權力,但大部分權力屬于議會和人民。
人畢竟都是自私的。
既然是自己的子孫們成為了皇帝,柳銘淇自然不希望他們被推翻,被人直接斬頭……能有大不列顛君王的待遇稍顯不夠,能像是泰國國王那樣就最好。
至于最后一個原因,也是出于柳銘淇的私心。
京城著落在臨海的區域,那么對于周邊海外領土的掌控,便會千百倍的增強。
在柳銘淇的心中,大康的領土不應該只有大陸這一塊兒。
東瀛算是一個,,但更重要的應該是東南亞國家。
南海周圍的中南半島、菲利賓、蘇祿、馬來西亞等等,都該是帝國的核心領土。
在此基礎上,如果能掌控澳洲,那便是最好的大圓滿了。
只要大康的海軍足夠強大,只要有著蒸汽機開發的便利交通條件,只要我們同宗同源的大康人生活在那些土地上,那么這些領土就和大康密不可分。
退一萬步說,哪怕日后這些領土都獨立了,他們的主體還是大康人,還是屬于我們的族群,仍舊代表著我們的文明傳承。
到時候和內陸的整體大宗主國家形成一定程度的競爭,讓主體宗主國有著緊迫感和壓力,倒也是一個促使進步的好方式。
……
跪求訂閱!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错那县|
长垣县|
通道|
咸丰县|
沽源县|
靖州|
鄢陵县|
宁海县|
永登县|
老河口市|
武安市|
秦皇岛市|
曲周县|
石景山区|
阿拉善左旗|
景谷|
仙居县|
依安县|
金坛市|
浦江县|
高碑店市|
桦甸市|
山西省|
怀化市|
辽宁省|
子洲县|
玉林市|
集安市|
浦县|
五指山市|
湖北省|
息烽县|
夹江县|
蕉岭县|
宝兴县|
盐津县|
嘉峪关市|
浪卡子县|
永德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