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主持人姓周,是作協書記處書記,他宣布了今天下午討論的內容:每個作家都在交流自己最近讀的書。 基本上一個接一個挨著順序發言,每個人說了自己最近看的書,大部分都是小說,個人談了自己的感受,其他人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氣氛很是熱烈。 鄭淵潔前面是一個瘦瘦的青年,看樣子不到三十,輪到他發言的時候,他笑了笑說道:“周書記,各位同志,我最近看的書是王蒙主席寫的《青春萬歲》” 你竟然看的是《青春萬歲》?! 夏紅軍有點不信。 不是說這本書寫的不好,而是這本書是王蒙五十年代的作品,問世三十多年,好的人上初中的時候就讀過,怎么會現在才讀? 青年卻侃侃而談:“我初中是就看過王主席《青春萬歲》,最近是看第三遍了,每看一遍就有不同的感受。它反映了黨的陽光雨露和社會主義文藝的**怎樣哺育了一代人的成長,在他們稚嫩的胸膛里播下了真理的種子。這里面沒有動人的情節、曲折的故事,也沒有解答人生問題的現成答案,但是卻有一種吸引人的內在魅力……” “啪啪啪……”會議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 夏紅軍也跟著鼓掌,不過總感到怪怪的。 這小子是不是拍馬屁? 大家于是挨著評論王蒙的這本《青春萬歲》,輪到鄭淵潔這里,他說道:“不好意思,我沒看過這本書。” 啊?他竟然沒看過這本書? 會議室頓時議論紛紛,大家都用鄙夷的眼神看著他。 鄭淵潔卻不慌不忙,笑了笑:“我最近在看庫斯卡亞的書,你們看過嗎?” “他寫的書怎么會沒看過?”瘦瘦青年瞥了鄭淵潔一眼,有些不屑:“大名鼎鼎的匈牙利作家,他的著作我看過好幾本呢。” “就是,我也看過,寫的非常好。”另一個中年男人趕緊說道。 “對,對……”立刻有幾個人附和起來:“和薩博·帕爾的風格很相似,反映的是匈牙利解放后的社會變化。” 真的? 夏紅軍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他從未聽說過匈牙利有這樣一個作家,不過這名字聽起來很像東歐人。 鄭淵潔他看過? 夏紅軍心里有些懷疑。 不過也有可能,他沒看過不等于別人沒看過。他喜歡讀歐美國家作品很少讀東歐的。 “小夏,你讀過嗎?”鄭淵潔突然轉過身看著夏紅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