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心念至此。 陸離神念一轉,霎時眼前空間中,又出現了兩團信息景象。 一團景象是山搖地動,一團景象是山裂石飛,同樣也是天象之法。 這分別是振山撼地、鞭山移石陣法,這同樣都是天災天象類,也同樣與山土屬性有關。 趁著剛剛的經驗,陸離打算一口氣,將這些天象類的真法都給凝練了。 如同方才的老套路。 下一刻只見他神念分出,分別注入兩團信息景象中,而后便抽出其中共同點,開始構建骨架雛形。 重復但卻并不枯燥,反而異常美妙的法令凝聚工程,開始了。 陸離完全將自己心神,沉入到了這份工作之中,悠然自得的修煉著,已徹底忘記了一切外物。 …… 時光悠悠,如駒飛逝。 轉眼間,距離海妖開啟戰端,入侵東洲來,已經過去了兩載時間。 兩年的時間,對于修士漫長的生命而言,只是眨眼一瞬間,根本不值一提。 但對于如今的時局而言,兩年時間,卻足以讓東洲發生太多太多的變故了。 就比如在一年前。 北方博陵國被海妖攻破,萬里國土盡皆淪為海域,數千萬博陵國百姓喪生在海潮之中,淪為魚蝦果腹之物。 同時負責博陵國防線的玉林山,滿山四千余仙修盡數戰死,山中十位真人也無一幸還,全都死在了玉林山。 而相對的。 海妖也在玉林國扔下了二十余萬的尸骨,雖然達成了目標,卻也受到了重創。 但即便如此,博陵國的失守,也依舊讓海妖聲勢大漲,同時也打亂了東洲的防御部署。 不僅博陵國北方的渤海、安陵兩國,因此與東洲被割裂開來,兩地之間無法再聯通,北方兩國淪為了孤島。 同時也因為博陵國的失陷,還要得以從北面威脅東洲腹地的陽、衛、宋內陸三國。 這三國乃是東洲僅有的,沒有直接和海妖有接壤的國度,向來是東洲大后方。不僅人口繁密,同樣也物產豐富。 以往一直都是東洲重要的人才補給地,以及物資供給地。 而此時這三國受到威脅,不僅影響了東洲修士的物資補給,更讓他們的后方縱深受到了嚴重的壓縮,在面對海妖的咄咄攻勢時,顯得愈發艱難了。 面對這等劣勢,最后蓬萊仙山不得不從門中抽掉了一批精銳弟子,再從內陸三國中召集了一些僅有的留守修士。 重新在與博陵國接壤的宋國地界上,建立起了新的防御,這才勉強穩定住了局勢。 但即便是這樣,這也只是解除了眼前憂患而已。 如果不能重新奪回博陵國,隨著海妖的不斷進逼,宋國遲早也會守不住的。 那時便是徹底的崩盤了。 只是隨著蓬萊仙山派出了一批弟子前往宋國之后,這家東洲頂尖仙門也徹底失去了余力,北方六國各地也都艱難無比,根本就無力再組織反攻。 如今想要挽回局面,蓬萊仙山就只能指望外力插手了。 但是北方六國過得艱難,天涯海閣統領的南方六國,也好不到哪里去。 雖然此時南方六國,并沒有像北方一樣,直接被海妖攻破一國。 但是面對還要連續不斷的猛攻,南方臨海四國中,情況也變得惡化起來。 其中除了萊國,因為有著南洲援軍,守御的固若金湯之外。 北方的莒國,這個由百靈谷負責的防線,此時已經徹底的糜爛了起來。 不僅淇析山脈以東的半片國土徹底淪陷,就連淇析山脈,也已經被海水淹沒了大半。 除了最中央百靈谷宗門所在處,尚且能夠維持住局面外,其余都已淪陷。 甚至海水還涌過了山脈,將萊國西半國,也給淹了小半。 照這情形,過不了多久,百靈谷就要淪陷了。 而百靈谷更北的兩國,情況也并不比莒國好到哪里,都是淪陷大半國土,戰死大量修士,只能勉力支撐局面而已。 這是海妖出動的數量實在太多了。 幾近十倍于東洲修士,這懸殊的差距,足以彌補地利還有質量上的不足了。 而就在這東洲戰局風雨飄搖的時候,此時所有知曉洞陽山和天涯海閣密謀計劃的人,都將破局的希望,放在了一座大山上。 正是神柱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