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沒有困難要做,有困難也要做。 地方世家豪強長期把持著當地的政治,經濟,已然成了國中之國。歷朝歷代,但凡是英明的君主都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反而是那些昏聵無能之輩,才會選擇聽之任之,只要不出大亂子,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僅是在地方治理上,在對待周邊四夷的問題上也是如此。 嫌麻煩,有顧慮,只顧眼前一時的太平。 結果長期以來,邊關不寧,地方土地兼并嚴重,到是京城,鶯歌燕舞,一片虛假的繁榮。 如此這等,君不君,臣不臣,國不國,如何實現三代之治?”姜萬鈞擺手阻止了其他人開口,接著說道:“朕也知道,大寧剛剛完成一統,中原大地百廢待興,實在不宜逼迫江南士族,萬一他們鬧起來,亂起來,這好不容易等到的太平日子可能會戛然而止。 這正是那些世家能夠傳承至今的依仗,也是他們有恃無恐的原因,他們覺得朕不敢,你們也不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他們下殺手。 但是,這個麻煩今天不解決,要等到什么時候來解決? 今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朕等得起,天下的百姓等不起。”姜萬鈞已經是非常克制了。 其實姜萬鈞一直想要將土地收歸國有,但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將土地收歸國有,以后禁止土地買賣,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但如何保證在執行的時候,不會因為一些人私心作祟給玩砸了是個大問題。 就拿那些來自世家的官員來說,只要他們暗箱操作上下其手,要不了幾年就能配合著把屬于大寧的土地變成他們家族的。 再好的政策,無法執行又有什么用? 所以對于大寧來說,未來幾年時間,“用人”是關鍵。 只有用對人,才能保證政策的“準確執行”,“有力執行”。 這一次江南搞出來的“舞弊案”,一刀捅在了大寧的軟肋上。 是試探也好,是威脅警告也罷,姜萬鈞都必須采用雷霆萬鈞之勢,予以有力回擊。 至于王珪等人,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他們在處理政務的時候,經常將“周全”當成是最高標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