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8章整合領地-《覆殷商》


    第(2/3)頁

    其余六成,被十幾家大小貴族又分去了四成,只剩下兩成國土是平民耕種的。而在貴族的排擠下,平民的日子都過的很艱難,不得不依附某一家,沒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所以,在斗耆國里幾乎沒有平民的地位,就是國主和大家族共同治國。

    以上說的只是國土,至于更寶貴的財富——人口的分布狀況,聶傷得不到準確的數據,只能算個大概。

    因為各個家族不會老老實實的報上自己家的人口,大都會隱瞞實力,以免多出力,再加上奴隸不被算作人,所以人口數據很模糊。

    根據家宰鄖丁上報的老侯時期的數據,整個斗耆國明確有國民一萬,算上隱瞞的人口,國民約萬五之數,再加上奴隸,能有兩萬上下。

    兩萬人口的方國,實力在商國算是排名下游的,倒數的檔次。

    “怪不得上次出兵數量是一千,原來是按一萬人口算的。看來征兵極限還可以擴大一倍。”

    聶傷心中思忖著,繼續聽鄖丁匯報。

    一萬五千國民,聶傷掌握了四千,奴隸兩千,另外有新收野人近千,共七千多人,是斗耆國三分之一的人口。綜合下來,他的實力大約占了斗耆國的三成左右。

    看到自己實力如此強大,聶傷忍不住笑了,鄖丁看到數據也很吃驚。據他所說,聶傷可能是近幾代國主之中,實力最強的一位了。

    這就是動用暴力手段強行吞并的好處,吃了仲喜一派后,聶傷比老侯的實力增強了整整一倍。

    也就是說,老侯曾經只有整個斗耆國六分之一的實力,他要是看到篡位的聶傷實力如此強大,定會噴出一口血來。

    不過這一切目前還只是數據,必須要徹底消化掉這些土地和人口,才能轉化為實力。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聶傷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安排親信掌控領地。

    新接手的候主領不能動。

    候主領的國人都是鐵桿保皇派,是歷代國主的實力根基。

    這里的貴人們感激聶傷為老侯報了仇,在他繼位后第二天,就全體來到侯城向他效忠了。

    按道理,候主領應該是聶傷可以信重的勢力,但聶傷畢竟不是斗耆家族的,他發現一些候主領的年輕人在自己面前神態不恭,顯然沒有徹底臣服,所以沒敢重用他們。

    盡管這樣,候主領也是萬萬動不得的。聶傷不動他們的利益,還大加安撫,希望他們能早日歸心。

    而仲喜一派的領地,則是可以痛快分割的肥肉。

    幾處領地,已經被聶傷清洗的干干凈凈,大大小小的貴族,有的被殺掉,有的被貶為奴隸或庶民,再也沒有一個貴人存在。騰出了無數位子,專門用來安置他的那群心腹。

    每個斗奴都分了一井地,并八戶平民,五個奴隸,約五十人,為井老。

    領頭的花面、肥豚、烏鼬、大癩這些人,每人領兩井地,奴隸十人,治一百口,為小邑長。

    畢鬼有大功,領一邑地,即四井,奴隸二十,屬民二百,為邑長。

    可以看出,除了畢鬼勉強算得上中級領主外,所有心腹之人都是小領主。這也是聶傷的特意安排。

    以他領地內的人口來說,聶傷能給這些心腹更多的人口。但他不想讓自己屬下出現大封臣,那樣就會尾大不掉,最終可能演變成獨立的家族勢力,隱患不小。

    管理百十人的小封臣其實是最合理的分封方法,他們的領地看著小,但是數量多,需要出兵時,一個領地出幾人,湊齊了也是幾百人的戰力,絕對不容小視。

    其他賤奴都被赦為平民,分給田地百畝耕種,另視功勞大小給予生產工具和牲畜。

    領地內的剩余平民從貴族身上剝離以后,沒有再劃撥給封臣,而是以自耕農的形式耕種井田。自家種八塊地,給候主種一塊,相當于九分之一的農業稅。

    他們這種人才是聶傷想要的生產模式,雖然短時間內不可能在國內推廣,但聶傷在刻意培養他們。等到哪天生產力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這種模式也就水到渠成的取代奴隸制了,而這一天,對聶傷來說并不遠。

    心腹們當上了小領主,個個手底下都有百十口屬民,從奴隸一下翻身做了主人,興奮之情難以言喻。沒有一個人嫌聶傷給的少了,都發誓要保衛自己來之不易的領地,同時也要保衛給他們這一切的聶傷。

    看到他們這么滿意,聶傷總算安心了,怎么安置野人奴隸倒成了大難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浦北县| 泰州市| 大余县| 普定县| 盈江县| 弋阳县| 澳门| 偏关县| 凤翔县| 玉林市| 方正县| 五河县| 尚义县| 宁明县| 陈巴尔虎旗| 普格县| 屏东市| 鄂州市| 霍城县| 紫金县| 绥江县| 堆龙德庆县| 保定市| 泉州市| 东乡| 阳西县| 东乡族自治县| 扶沟县| 巫山县| 额尔古纳市| 遂川县| 关岭| 绥江县| 金门县| 阿拉善左旗| 大安市| 沈阳市| 彭山县| 莎车县|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