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0章炭之困境-《覆殷商》


    第(1/3)頁

    頒布了教育改革法,送走了國臣和一眾學生,聶傷急忙又返回大堂,和工宰勃及一伙百工商談起來。

    工宰勃首先匯報了燒制美陶的進度,他們已經制作好了第一批美陶陶胚,今天晚上就能送進火窯內,祭祀點火。

    這些陶胚按照聶傷所說的方法,表面都涂了一層石頭粉末,每一樣的粉末比例都不相同,還做了記號,就看最后哪一樣燒出的效果最好。

    “工宰,你們做事我放心。”

    聶傷對百工的辦事能力非常滿意,換做他自己去做,也不見得比白工做的更好。

    他這兩天又有了一些新想法,便問道:“燒一爐陶器需要多長時間?”

    勃答道:“要視陶器燒結程度決定,一般需要三到七天。不過以前都是用木柴燒,火力不強,所以時間長。這次我們全部用的是木炭,加上皮囊鼓風,用最強的火力來燒,我估計最多三天,這一爐就能燒成。”

    聶傷點點頭,又道:“時間很緊,不能一爐一爐的燒,要多開幾爐,嘗試更多的配方,不同的火力和時間來試。國中還有幾個燒陶火窯?”

    “共三窯,其他家族還有……”

    “三窯夠了,不用別人的。”

    聶傷一擺手道:“我另有建議,把石頭粉末加入泥料中再試試,還有一些有色之石,也混進去燒一燒。總之,多多嘗試,有什么困難盡管說,國中會全力支持你們。我相信你一定能在一月內燒出最精美的美陶來。”

    工宰勃的神情有些激動,拱手道:“勃和百工,一定不負國主厚望。”

    他剛說完,身邊的一位百工忽然提醒了一句,勃臉色一變,忙稟道:“國主,我這里確實有個困難。”

    聶傷看到他的臉色,心提了起來,伸手道:“請說。”

    勃指了下那位百工,表情為難道:“剛才百工買提醒我,如果同時開三窯,日夜不停的燒,我們的木炭便不夠用了。而且,若日后都用猛火燒陶,木炭更加供應不上。”

    聶傷皺起了眉頭,問道:“炭窯不是可以再燒制木炭嗎?”

    勃搖了搖頭道:“制炭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耗費。好木炭難得,以前只有冶銅時才用,而且冶銅時間短,不像燒陶這樣連續燒好幾天,耗費木炭極多。”

    “這次為了燒陶,冶銅之事完全停下了,庫中存放的木炭都用來供應陶窯,只燒一窯,再多的話就無炭火可用了。”

    聶傷暗自呲牙,“怎么又在燃料上出問題了!果然,技術都是互相關聯的,一環扣一環,想要某個技術單獨發展太困難了。”

    “用干柴,再加大鼓風,能不能燒到木炭的火力?”他無奈的問道。

    “不能。”性格木訥的勃直接否定了。

    “那……要不征集國中木炭?”

    “還是不行。木炭主要用來冶銅,民間儲存不多。而國中最大的冶銅坊就在百工,所積木炭是全國的七成之多,就算把全國的木炭征來,也沒有多少。”

    聶傷回憶了一下相關知識,覺得有些不對勁,疑道:“木炭完全可以大量燒制,炭窯不夠了,蓋土悶燒都可以,多派人力就是了,怎么就燒制不出來呢?”

    勃很是意外的看著他,顯然沒想到這位奴隸出身的國主居然連燒炭的知識都懂。想必也是神農傳授給他的知識,又或者……做過炭奴。

    他眼皮一垂,搖頭道:“國主有所不知,普通的木炭火力不夠,你吩咐過要用冶銅的火力燒,必須要上好的白炭才行。而白炭,只有兩口炭窯可以燒,平日煉銅足用了,燒陶卻不夠。”

    這下聶傷徹底懵圈了,光論原理,他就是神農代言人,無所不知,一談起細節,外行人的面目立刻顯露無遺。

    “那……能否再建新炭窯?”

    勃的面色忽然變得很奇怪,低聲說道:“國主,管燒炭的百工叫掌炭,他是仲喜的親信家臣,他們一家在上次你發動的……額,掌炭一家因附逆,都被候婦處死了。”

    “所以就沒人會建炭窯了?”聶傷憋悶不已,你個百工跑去給仲喜做什么家臣,老侯太溺愛這個小子了。

    勃道:“正是如此。”

    聶傷氣惱道:“難道仿制炭窯都不會?”

    勃老老實實的回答:“國主,不只是仿制炭窯的問題,燒制過程也很復雜,木柴的擺放,火力,火候,時間等等,一樣做不好,就燒不出來白炭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株洲县| 四子王旗| 永平县| 绍兴县| 丹凤县| 射洪县| 新蔡县| 水城县| 即墨市| 富顺县| 东城区| 项城市| 伽师县| 巫溪县| 沿河| 喀喇沁旗| 太仓市| 萨迦县| 安平县| 闽侯县| 宁陕县| 额敏县| 庆云县| 保亭| 宁南县| 缙云县| 儋州市| 松桃| 文登市| 垣曲县| 凤凰县| 黔西| 华坪县| 图片| 岐山县| 蛟河市| 民县| 黑水县| 门头沟区| 务川|